童年的發(fā)現(xiàn)作文300字
【篇一:童年的發(fā)現(xiàn)】
在我小時候,經(jīng)常觀察小動物,瞧!那成群結(jié)隊的螞蟻中,總是不乏一些“好吃懶做”的家伙,其他的螞蟻勤奮工作、任勞任怨,忙忙碌碌地進進出出,可是這群“懶螞蟻”呢?不外出覓食,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也怪不得人們會把他們叫作“懶螞蟻”呀。
然而,事實卻告訴人們,正是這成天游手好閑的懶螞蟻,在蟻群斷絕食物來源之后,在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一籌莫展的時候,“挺身而出”,帶領(lǐng)眾伙伴向它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zhuǎn)移。懶螞蟻雖然不勞動,但是在危急時刻,卻用它的智慧,使得大家擺脫困境,可以說,它們的功勞,比那些勤勞工作的螞蟻更大,更令人贊頌。一個生物學(xué)家曾把幾個群體中的懶螞蟻全部抓走放在一起,結(jié)果其中80%的“懶螞蟻”變成了勤勞螞蟻,然而仍然有20%的螞蟻“懶惰”依舊,它們原來所在蟻群中的所有螞蟻都停止了工作,亂作一團,直到把那些懶螞蟻放回去后,整個蟻群才恢復(fù)繁忙而又有序的工作?梢,懶螞蟻在整個蟻群是多么的不可獲缺呀!
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擁有讓螞蟻群在困難時刻仍然存活的本領(lǐng),可以避免把全部蟻力投入到搬運食物的勞作中,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tài),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勤螞蟻的存在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勤與懶相輔相成,才會是整個團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勤有勤的原則,懶有懶的道理,懶未必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懶于雜務(wù),才能勤于思考。有時候,作為一個學(xué)生,其實不必過多關(guān)心于生活中的瑣碎的事,在學(xué)習(xí)上也不必鉆牛角尖,搞題海戰(zhàn)術(shù)更是大可不必,只有學(xué)會分析,學(xué)會思索,對事物做到知其所以然,才能在面對生活、學(xué)習(xí)時更加從容、鎮(zhèn)定。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會者不忙,忙者不會”。要跳出狹窄的視野,才能找到問題的關(guān)鍵。學(xué)習(xí)懶螞蟻的精神與方式,站得高,才可以看得遠。
【篇二:童年的發(fā)現(xiàn)】
在我的相冊里,有我的回憶。果實的回憶是花兒,大海的回憶是浪花,大樹的回憶是樹苗,我的回憶是就是那本厚厚的相冊,我最喜歡的那張,正是我最開心的一次。
時間推移到20xx年,太陽像大火球似的掛在空中,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叫著“熱……熱……熱”。這時節(jié),也是螳螂神出鬼沒的時候。我看到朋友的寵物——蟑螂有眼睛,但螳螂的呼吸器官在哪兒呢?真奇怪,一切生物都有呼吸器官,我決心探索這個奧秘。
那天下午,天氣不錯。我和斌斌找好長棍子,和斌斌一起去捉螳螂。
斌斌在那邊人熟地熟,所以她就當(dāng)“小向?qū)?rdquo;,我們到處找,就是找不到,螳螂到底藏在哪呢?我們只好問叔叔,在叔叔的指點下,終于找出來一只,我一跳,撲了過去,竟然沒撲著。“哎喲,哎呦……”腿上青一塊,斌斌跑過來說:“沒事吧?”我忍著痛說:“沒事。”又出來了一只,我用兩根棍子往它的前后一插,我用手捉了起來,圓圓的眼睛下面有一個圓圓的小鼻子。原來螳螂也有呼吸器官呀!
這件事,我永遠也忘記不了。
【篇三:童年的發(fā)現(xiàn)】
在大年初三的下午,我們?nèi)乙黄鹑ス浣,在大街上,那可是人山人海,在眾多的人中,我(guī)缀蹙头直娌怀鰱|南西北。忽然,聽見耳邊傳來一陣聲音:“朝陽,咱們一起去滑冰吧!”我高興地回答道:“好呀!”就這樣,我們來到了滑冰場。
進入滑冰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滑冰高手,鉆入耳縫的是一聲聲響徹云霄的音樂,我看呆了,但我并沒有膽怯,而且 穿上了滑冰鞋,準(zhǔn)備滑冰。
開始滑冰了,我遲遲不敢站起來,于是,姐姐來到我身旁,說:“朝陽,快起來吧,如果不站起來,是永遠學(xué)不會的”聽了姐姐的話,我小心翼翼地站起來,扶著墻,慢慢的滑起來,漸漸地,我滑的速度快了,也不用扶墻了,在場地上自由自在的滑,忽然,一位大哥哥從我身邊滑過,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因為我當(dāng)時滑的太快,來不及停,就一下子撞在了它他的身上,害的我倆同時摔倒在地,我沒有因此哇哇大哭,只是笑了幾聲。
在一次次跌倒的情況下,使我知道了,做事一定要全神貫注,不能分心。當(dāng)然,在玩時,也要全神貫注哦!
【篇四:童年的發(fā)現(xiàn)】
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給我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一次科學(xué)實驗——蚯蚓的再生功能。
科學(xué)課上老師告訴我們:“蚯蚓有在生功能,”我有點不相信。為了證實這一答案,我決定親自做一個實驗;丶业穆飞,我在路旁的花壇里挖了一只蚯蚓,我像寶貝似的把它捧在手心。我邊走邊看手中的它,剛挖出的蚯蚓紅紅的,卷成一團,可愛極了;氐郊遥夷脕硪话唁h利的小刀,很快地從中間切開,可兩節(jié)后的蚯蚓還是痛的亂蹦,我的心里也很痛,我趕快找來一個裝有土的小木盒,把兩節(jié)蚯蚓放進盒子里,蓋上盒子。
過了幾天,我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一看沒見蚯蚓,我輕輕地挖開土,在松軟的土中挖出蚯蚓來,卻驚奇的發(fā)現(xiàn)原來兩節(jié)蚯蚓分別從斷處長出了新的頭和尾來,蚯蚓真的有再生功能呀!我還發(fā)現(xiàn)蚯蚓還是一個松土大力士呢!
這個發(fā)現(xiàn)給我童年帶來了很大的樂趣。
【篇五:童年的發(fā)現(xiàn)】
以前我和媽媽曾一起讀過一篇關(guān)于地平線的文章,里面說“向水平方向望去,天和地相接的線就是地平線。”看到這里,我疑惑不解,天和地怎么能相接呢?我把媽媽叫到陽臺,“你看,天和地之間距離這么大,怎么可能相接呢?它們要是相接了,那些高樓、樹木會被壓成什么樣?”我不停地追問媽媽,她又是畫圖又是比劃,越講我越糊涂。這兩個問題總是纏著我,媽媽又說不清楚,我們只好放棄了。直到不久前的一次郊游,才讓我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天,我站在空曠的田野上,看到遠處的天的地相交成一線,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地平線?我萬分驚喜,迫不急待地想去探個究竟,我向前跑著,可一到那個地方,發(fā)現(xiàn)腳下的地和頭上的天還是平行的,但當(dāng)我看遠處的天和地時,它們又相交在一起了。我還是不死心,心想,也許再看看,就會有新發(fā)現(xiàn)。于是,我又朝著地平線跑去,它好像和我作對一樣,又跑到了更遠的地方。
我這才明白,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地平線;我們看到的,只是眼睛產(chǎn)生的錯覺,F(xiàn)在說起來雖然以前的問題有點幼稚,但我還是為我童年的發(fā)現(xiàn)而感到高興。
【篇六:童年的發(fā)現(xiàn)】
我小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火為什么沒空氣就會熄滅,這完全是我獨自實驗的結(jié)果。
那時我還不滿九歲,知道火一旦沒了空氣就會熄滅,為什么會熄滅呢?我絞盡腦汁思考,但沒想出來,我只好用實驗來弄明白。我找來一個鐵箱子和一只蠟燭,一個透明膠帶。準(zhǔn)備就緒了,我先點燃蠟燭,放在鐵箱中間,用膠帶封住鐵箱的進風(fēng)口,這樣就可以了。我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火苗,過了幾分鐘,火苗漸漸小了,一會兒就只剩下半截了。又過了一分鐘,火苗終于熄滅了,我還不明白,就這樣連續(xù)做了很多次實驗,終于悟出了答案:空氣是可以燃燒的,但如果火沒有了空氣,就沒有了可以燃燒的東西,就會熄滅。我又去問爸爸是不是這樣,爸爸點點頭,我高興得像一只快活的小鳥。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所有的生物都必須靠某些東西來維持生命。
【篇七:童年的發(fā)現(xiàn)】
泡泡糖大家一定都吃過,大人常常告誡我們:“不可以把泡泡糖吞進肚子里,不然會死的。”但是吃泡泡糖不會死的,卻是我親身試驗的結(jié)果。
記得我6歲的時候,泡泡糖在我的肚子里安了家。那時,爸爸從國外帶回來了進口泡泡糖,我一瞧見,便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媽媽一瞧,連忙拉住我說:“泡泡糖不能咽,不然會死的。”我一聽,手腳變得冰涼,一臉的驚恐,心中仿佛有一只小鹿在砰砰亂撞:我要死了嗎?我還沒活夠呢!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索性慢慢地走進了房間,一屁股坐到床上,等待著死亡的降臨。到第二天清晨,我睜開松弛的眼睛,發(fā)現(xiàn)還是在自己的房間里時,我樂得一蹦三尺高:我還活著,我沒有死!
我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一次有趣的實驗,但是咽泡泡糖真的會死。我才知道,任何實驗都蘊含著一些危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