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好榜樣為主題的作文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并不是人為刻意制造出來的,它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tǒng)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zhàn)。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并不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chuàng)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tǒng)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償服務。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并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范文二:而王老師卻說:“你知道么?這可是傳說中的凌亂美哦! 學雷鋒
伴著溫暖的春風,我們迎來了美麗的春天,學雷鋒叔叔的節(jié)日也來了。雷鋒,多么偉大的名字啊,有人說:“現在都進入零零年代了,人人都想著怎樣為自己,誰還會發(fā)揚雷鋒精神去幫助別人呢?”那么在進入零零年代的今天,我們還要不要學雷鋒,雷鋒精神就真的過時了嗎?!
當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卻沒有扶你的時候;
當你的錢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見卻不敢吱聲的時候;
當你一個人需要人幫助,卻沒有人愿意幫助你的時候。
在座的各位,您,會是什么心情呢?想必會酸、苦、澀?删驮谶@時候,有一個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幫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說這種精神過時了,還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幫助呢!答案是很明顯的。
就在這人人學雷峰的三月里,不管是小學生,還是退了休的老爺爺,老奶奶,也不管是工人還是干部,都熱火朝天地學起了雷鋒,然而,我卻總是認為學雷鋒是六七十年代的事了,因此,我并不希望在春風中得到一粒學雷鋒的種子。但是,四月的一天,我卻得到了一粒金色的種子,并將它深深地埋在我心底。雷鋒,一個極度平凡的人,一生卻做了無數不平凡的事。還記得他說過:“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中去。”是啊,時間在變,人在變,但惟有那偉大的雷鋒精神在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傳承。
記得3月5日雷鋒日那天,我和4位同學想學做雷鋒,于是,我們拿著臉盆,刷子,毛巾,掃把……走進了辦公室。老師和我們配合得好極了,老師收拾,我們倒。
王老師的課桌太臟了吧!!我們一起說。
就這樣,辦公室里蕩漾這甜美的笑聲。
走出辦公室的,我的心一下子覺得格外明朗,雖然這天外面下著傾盆大雨,那我的心里卻是幾縷陽光。
繼續(xù)尋找“雷鋒”的身影。
那天,天下著大雨,一個男人為一個小男孩撐著傘,當這位小男孩的母親來接他的時候,三人互相微笑著,然后小男孩跑到了母親的傘下,這個男人便轉身離開了。剛開始,觀眾都認為他們是父子,其實不然,他們只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讓我們深深躊躇,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是雷鋒精神嗎?答案是肯定的。
雷鋒的名字對有些人來說已經陌生,雷鋒的精神對有些人來說已經不可思議,可是在邁進新時代的時刻,生活在同一個地球的人們需要一個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于開拓,勇于進取和創(chuàng)造的勇氣,我們的社會更迫切地需要雷鋒精神不是嗎!
不是連帶著紅領巾的孩子都在尋找雷鋒嗎?
不是連擠公共汽車的老爺爺、老奶奶都在懷念雷鋒嗎!
不是人人都希望社會風氣越來越好嗎!
不是都希望早日清除黨內的不正之風和國家機關中殘存的官僚主義嗎?
不是希望市場經濟發(fā)展之后人與人仍然誠實不欺、和諧融洽嗎?
這一切都是雷鋒精神的體現,毫無疑問,雷鋒的精神沒有過時,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雷鋒!
此刻,雷鋒回來了,整個世界就象等待春雨的麥苗,渴望、迫切地吮吸著這一場雨露,并集聚中改變社會面貌的力量,這種精神將賦予我們社會多大的推動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