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廉崇潔”之我見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句話:“廉政是一把琴,可以彈奏一生的幸福;自律是一杯茶,可以品味一世的清香;正氣是一支筆,可以寫出終身的輝煌;清風是一首歌,可以唱出永恒的歡樂”。每當看到那一幅幅懸掛在廣場小區(qū)廉政墻上的格言警句、廉政漫畫,都會備受鼓舞、精神振奮。
打鐵先須自身硬。廉潔之風深入人心,古往今來不勝枚舉。
從古至今,多少清正廉潔、務(wù)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后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再如功高蓋世的毛澤東,清正廉潔率先垂范
長征道上過草地時,辣椒是個寶。警衛(wèi)員設(shè)法為酷愛吃辣子的毛澤東多領(lǐng)了20個紅辣椒,被毛澤東嚴令其如數(shù)退回。警衛(wèi)員不以為然,毛澤東嚴肅指出:“我們是紅軍,作為領(lǐng)袖怎么能搞特殊?”警衛(wèi)員沒法,只好照辦。
新中國誕生后,毛澤東雖已進入人生暮年,但他依然廉潔如故,艱苦奮斗依舊,不僅吃穿還是那么省儉,而且在工作上,不分什么晝夜。在自然災(zāi)害導(dǎo)致的糧食短缺時期,毛澤東也沒有搞“特殊化”,老百姓一人一天六七兩糧食,他也六七兩,哪里鬧災(zāi)情了,他就從各方籌集糧食,省出糧食,發(fā)往災(zāi)區(qū)。
毛主席廉潔的事跡,要數(shù)在六十年代的發(fā)生的事。當時,毛澤東和開國元勛們召開政治局會議 。
“有要喝茶的嗎?”
“有!
“好,那請拿著你的茶葉票到門口小賣鋪去買!
“有要吸煙的嗎?”毛澤東又說。“有!
“那就請你拿著你的煙票到門口去買!
在場的人們無不被毛澤東堅定地對廉潔的態(tài)度所震撼。會議繼續(xù)進行,桌子上沒有每人一盒的公用煙,沒有每人一包的茶葉。會議室中也沒有裝修,有的就是破舊不堪的暖瓶,水杯,和對人民,對清正廉潔堅定不移的心!
抗美援朝爆發(fā),毛澤東帶頭送子參軍。不幸老年喪子。女兒上學(xué),不準用公車接送。禮品一律交公。對親友從不循私。警衛(wèi)人員在外面多吃多占,毛澤東用私款退賠,并就此對警衛(wèi)人員開展整風,一整就是半月。
在毛澤東去世后整理遺物的時候,許多公作人員發(fā)現(xiàn),主席的睡衣、襪子、鋪蓋、上衣都是補了又補十分陳舊,沒有幾件好衣服?吹竭@些遺物,許多同志不禁唏噓而流下熱淚。他把艱苦樸素留給了自己,把美好的生活留給了后人。
正因為毛澤東本人十分注意清正廉潔,為全黨樹立了表率,所以,在他當政時期,無論是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黨風軍風政風,都十分純正和清廉,受到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稱贊。
社會的進步,中國的未來都離不開“敬廉崇潔”。
可能現(xiàn)在你會有一些疑問——為什么要廉潔呢?于謙有詩:“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胺饨ㄉ鐣,追求清廉的人不怕粉身碎骨!北磉_了詩人于謙對清廉的追求!跋氚l(fā)財就不要從政,想從政就不能發(fā)財。”方志敏同志身陷囹圄時寫的《清貧》一文,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艱苦奮斗。歷史證明,不受約束的權(quán)力是會使人腐敗的,濫用權(quán)力必然導(dǎo)致腐敗。蘇聯(lián),如此一個超級大國,為何會一瞬間解體?蔣介石政府為何會被中國人民推翻?不都是因為內(nèi)部貪污腐敗寡廉鮮恥造成的嗎?因此,我們要加強宣傳廉政文化,達到“人人廉潔”,達到官員兩袖清風,人民樸素不奢。這樣才是我們希望的,真正的小康社會、和諧社會。
弘揚廉潔正氣,人人有責,從我做起。
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提倡“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節(jié)約一支粉筆,一個本子,愛惜一桌一椅,都能為“敬廉崇潔、文明校園”盡一份力。就我而言,作為一班之長,做到不開后門,有的同學(xué)為逃避記分,想方設(shè)法,甚至托關(guān)系找到我的好朋友說情,都被我一一否決,只有真正做到“平等、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擁護。
廉政文化就像一股清風,吹入我們東方中學(xué)的每個角落,成為大家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更像一道美麗的風景,它讓我們每一名同學(xué)、老師牢記“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思想,鼓舞著我們勤奮學(xué)習(xí),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