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觸摸生活的那縷陽光——讀《林泉》有感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與妙手,人間處處有,需要的是炯然的慧眼,在發(fā)芽處,在開花時,在結(jié)果的那一刻,在凋零的當下,有著靈醒的一瞥,將那生生之機,洋洋之意,融入文章之中。
自古文人留予世人的印象便是弱,手無縛雞之力,但這些輿論卻會帶來不小的誤解,文人同樣懷有赤子之心,滿腔熱血,不信請回首那一往無前的《正氣歌》。他們有雙拳,更有犀利的銳筆,他們不但不弱還很強,他們的弱是細膩,是體諒,是洞察。
細膩是捕捉美好的器皿,只有當洗盡鉛華后,才能感受到細膩的縈繞,發(fā)覺世間的紛繁。也唯有這種真摯的情感,能激發(fā)最天然的創(chuàng)意,將自然的美融匯貫通,使成品擁有新泥的清香,草兒的生意。
在我們生活的四周,甚至抬頭的那一縷陽光,黃昏的那一抹晚霞,都充滿了美好和情意,飽含生生之機與洋洋之意,也只有如余秋雨一般的文人,全身心的細胞都跳躍在大自然中,方格紙里,全副身心投注于細膩和思想,對細膩有著不可遏止的熱情。只有當陽光換為黯黑,晚霞變作黑去時,身心才會安頓。先前的一切也都會因一聲嘆息而記錄在紙上,歷為細膩和洞察使一切普通的變?yōu)槊,進而變得神奇、浪漫、古典。
柏拉圖曾說過:“凡屬美者,不僅經(jīng)常為美,且為其身而美。如果人生值得活,那只是為了注視美!蹦敲矗切┎蹲矫赖膭(chuàng)作者必然不僅經(jīng)常愛美,且愛欣賞他周圍的美,他們認為到世上來走一遭,那只是為了發(fā)掘享受美。
遇到火眼金睛的創(chuàng)作者,莫說是一片世外桃源,縱使只有三寸見方的小地,他也能老饕般地刻畫,發(fā)掘無盡的美,使見到的人都動容斂目,心眼俱開,受到真、善的啟發(fā),美、圣的感動,一切也就那樣的洞然明白了。
我愛這生活,故我細膩,此生終不會枯寂平板,受到美、圣的感動,跨越時空,得到千百年后,千萬里外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