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孝”道--觀《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作者:彭小滿
“孝,不僅是對一個小家庭的支撐,也是對社會的一種擔當…….”。孝是什么?孝是給長輩倒杯茶,孝是尊老愛幼。中華漢字中,孝這個字,老在上,子在下,這個結構就充分說明了它的內涵。它是一種承擔,當初古人留下的何止是一個字啊,留下的是晚輩對長輩的愛。
有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爸爸倒下了,媽媽離開了這個家,家中年幼的小女孩黃鳳,她暗暗決定,她要推著這個家,向前走!她背起這個家,洗衣做飯,沒有絲毫怨言,她推著父親的病床,淌過小溪,越過大山,從一處縣城的村莊千里尋醫(yī)來到上海,帶著僅有的二十多元錢,為父親奔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付出下,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醫(yī)院為黃鳳父親免費醫(yī)治,看到父親一天天康復起來,黃鳳是多么高興,又是多么幸運啊!人間處處自在真情在……
那當類似的難題擺在一位小男子漢面前時,他會怎樣呢?
趙文龍,男,13風。與黃鳳相似,得了尿毒癥的媽媽不想連累家人,而與丈夫離婚,而趙文龍卻堅持選擇了待在母親的身旁,當別的孩子在嬉戲打鬧時,他卻在大市場揀著別人吃剩的飯菜,已是13歲的男子漢卻已經(jīng)會做任何可口的菜肴。他家不富裕,每次回家的路上,他總會拎著塑料瓶與易拉罐的袋子,穿梭在垃圾筒,當拎著滿滿的塑料瓶和易拉罐時,他笑得是那么的燦爛。他長大了,他不會倒下,不管怎樣,他的臉上掛著笑容,充滿自信!
當你長大后像鳥兒一般遠走高飛,你會想到家中年邁的父母嗎?小時候,他們教你唱歌,教你吃飯,教你穿衣服。可現(xiàn)在他們老了,當歲月的滄桑染白了他們原本烏黑的頭發(fā),當電話筒那頭傳來他們說,“請你講話大聲點,我老了,聽不見了……”,當他們想聽我們唱歌,你放下所有的事情,為他們高歌一曲嗎?當他們把飯灑了一地,你會像他們小時候喂我們吃飯一樣的喂他們嗎?當他們彎不下腰系鞋帶,你會幫助他們嗎?如果是我,我會堅定的說“會,一定會!”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愛,我們怎么會如此可愛?如果沒有他們的愛,我們怎么會如此勇敢?如果沒有他們的愛,我們怎么會有美好的未來!!
孝順這個詞,很簡單,為什么世上卻還有很多人做不到呢?因為他沒有真正愛過自己的父母,他們不懂得感恩!鞍偕菩橄取币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么去愛別人,去愛我們的國家呢?
當我看完這部片子,夜深了,星星和月亮都出來了,星星包圍著月亮,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我想,月亮一定是父母,星星便是孩子,他們相依為命,誰也不離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