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顧客要買的不是商品》有感
讀《顧客要買的不是商品》有感
初一(3)班 沈方寧
我曾經(jīng)在《讀者》上讀過一篇文章,題目為“顧客要買的不是商品”,內(nèi)容很值得品味。
文章講述了一位勤工儉學的中國留學生到紐約布魯克林西大街的一家商店征詢老實本分的老板要不要招聘臨時工做幫手。老板認為自己的生意并不好,苦笑了一下,聳聳肩說:“我這里生意并不好,根本不需要再招聘助手!”這時,一位顧客進來想買海飛絲洗發(fā)水,老板說:“太遺憾了,先生!我這沒有海飛絲洗發(fā)水!”顧客失望的走了,中國留學生看到這一幕,問老板:“老板,你認為顧客想買什么?”“那還用問,當然是來買商品!”老板覺得這位中國留學生實在太無知了,竟然會問出這么簡單的問題來,“你剛才看到了,因為我的備貨品種不齊全,導(dǎo)致許多生意都做不成,所以我將儲備更多不同品牌和品種的貨物!”“適量增加商品的品牌和品種是有必要的,但不是必須的!你想,你這能容納世界所有的牌子和品種嗎?更何況,你的成本能允許你那樣做嗎?”中國留學生接著用半開玩笑的口氣說,“如果我想買中國的圓口布鞋,你是不是也想到中國批發(fā)一批呢?”“這……”老板不禁語塞,“我只能對你說抱歉了!”“你無法為我提供中國的圓口布鞋,但事實上我的腳不能不穿鞋子!我之所以想買布鞋無非是覺得穿著它寬松舒適,你雖然沒有布鞋但你完全可以介紹其它穿著也能讓人覺得寬松舒適的鞋子給我!應(yīng)為我想要的其實并不是鞋子本身,而是一種能讓腳舒適的感覺上的需求。所以,顧客要買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種感覺上的需求。”這一番話,終于使老板徹底明白自己的商店的銷售狀況為什么不是很好了。從那以后,老板不會讓顧客空手而歸,更讓顧客覺得他服務(wù)熱情周到,老顧客越來越多,生意越做越紅火。
20多年以后,這位老板成為美國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企業(yè)主。而當初那位中國留學生,就是如今的曼陀羅訓練創(chuàng)辦人、全球唯一money & you、winning for life 華文講師林偉賢。
是啊,顧客要買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種感覺上的需求。走進皮鞋店的顧客,他要買的并不是某一雙皮鞋,而是要買一種沉穩(wěn)與尊貴;一位走進化妝品店的女士,買的并不是某一款化妝品,而是買一種美麗。老板采用了中國留學生的方法,最終成為美國一家大型超市的企業(yè)主,說明顧客很欣賞他的經(jīng)商方式,讓顧客們買到更好,更合適他們的商品!如果中國經(jīng)商人采用這一經(jīng)商方法,那中國的經(jīng)濟是不是就“更上一層樓”了呢?答案應(yīng)該是肯定的,因為這種經(jīng)商方法,讓顧客們買到更好,更合適他們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