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典型——阿Q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典型——阿q
南京市第十二中學(xué) 七(6)班 姜好
最近,我讀了魯迅先生的幾篇小說,其中有一篇讓我印象頗深——《阿q正傳》。
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個舊時代的中國農(nóng)民——阿q的令人悲憤交加的故事。
其中有幾段寫得十分精妙:
當(dāng)阿q與別人打架失敗后 ,思想片刻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這個世界真不像樣。”說完,像得勝一樣的走了。這是多么可笑。
阿q也很愛賭錢,他逢賭必輸,終于又一次贏了錢,卻在于人爭論時弄丟了,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是個失敗者,抽了自己兩耳光,可隨后他的心理又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好像剛才不是打自己,而是打別人。這是多么可嘆!
在阿q臨死之前,他還在后悔兩件事,一,畫押時圓沒畫圓;二,游行時,沒唱出戲來。這是多么可悲!
從此,阿q的“自我精神勝利法”家喻戶曉,自我精神勝利法成了阿q的代名詞。
魯迅先生的“同情”充溢在字里行間,阿q身上所反映出來的劣根性,讓我們深思,是因為舊時代.舊社會造就了他吧!
魯迅先生的筆真尖,言語真銳利,一下子就刺開了,洞穿了當(dāng)時社會的面貌,為底層農(nóng)民被壓迫悲毒害,而不知反抗而嘆息。
真讓人思索,讓人警醒,讓人悲憤交加!
.05.25
重讀阿 q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書,對人類來說十分重要,是思想傳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使鈍的大腦變的敏捷了,使狹隘的思想變得廣闊了。
在今天,大多數(shù)人過分依賴于電腦.電視,卻忘了書這最基本的獲取知識的方式。這使書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西方的文藝復(fù)興就是因為書本把人們拉到了發(fā)展的境地。
我也讀過不少魯迅先生的作品,這次重讀《阿q正傳》使我感觸極大,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多么具有諷刺意義!我不得不贊嘆魯迅先生的筆觸精湛,文字具有“穿透力”。
書真是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啊!
姜好家長——姜永進(jìn)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