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經(jīng)典作品集》讀后感
歷經(jīng)將近二十天,終于重讀完《三毛經(jīng)典作品集》。
五百多頁的書,如果不在暑假,最多一個星期一定讀完。可是隨著暑假來臨,雖說孩子將得到二個月的放松,可日子卻變得沒規(guī)律。每天晚上我大把的閱讀時間被分隔成東一塊西一塊,等終于空閑可以靜下心來閱讀時,大都已到夜深人靜。經(jīng)過一天的生活后,此時身心已疲憊萬分,只能拿起書本看幾頁后,躺下去休息。人到中年后,已越來越明白身體的重要性,再也不敢如年少時可以揮霍、可以輕狂。
已幾乎忘記了不到二十歲時讀《三毛經(jīng)典作品集》的讀后感受,只大致記得看完她的作品后,想著夢想與她一樣千山萬水去流浪,她的作品,給我打開了世界之門,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如此廣袤無垠、豐富多彩。二十年后,重讀她的作品,多了一些理性與深度的感悟。她的心靈從小就是不羈與向往自由,而她的心是那么的善良與崇敬自然與美好的一切。讀三毛的作品,就是在聽一個普通人講述她生命中所遇到的人與經(jīng)歷過的點點滴滴。也許她的散文在很多人看來并沒有很高的文學造詣,但字里行間流露的那種細膩、真實的情感足以將我們帶入她的世界,品味她的思想,感受她的無奈,分擔她的憂愁。
三毛是一個叛逆、倔強、不循規(guī)蹈矩的人,這讓她活出了真正屬于她自己的人生,這點,最是令我佩服與敬仰。她的生活是隨心所欲,興之所至,一切都率性而為,并非刻意追求的。而我,雖說也叛逆與倔強,卻少了她的勇敢,總受太多世俗的影響與約束,于是她活出了真正屬于她的精彩人生,而我卻終生只能碌碌無為,至今仍活在小縣城里圍堵過來的沾親帶故之親人與風俗之高墻重壓下,日漸平庸地走向死亡。
在我理解,寫作對于三毛來說是她一生的追求,對于一個從小喜歡‘吞書’的人,對書,對文字,一定是真正的喜愛與享受。于我,難道就不是嗎?不然,為何沒有大把時間閱讀,雖說日子每天都過得匆忙,仍是感覺內(nèi)心是那樣的空虛與迷茫?出生在很窮苦的小山村,為何從小就知道到處搜索書去‘吞書’?為何一直把書當作是最好的朋友?至親的哥和一些最好的朋友都說我是‘多愁善感’之人,一點點事總會想得很多。對此,我無法辯解,對于一個從小到現(xiàn)在都在看著父母吵鬧打架,很少得到家人的關(guān)愛,從而極度沒有安全感,一直在尋愛的人,說‘多愁善感’只是浮淺了。多少次,我覺得活著是痛苦,是負擔,想要毀滅自己時,都是書挽救了我,讓我走出陰霾,重新有勇氣面對生活。兒子說我是一個非常兩極化的人,高興時可以像個孩子去擁抱世界,失落時卻可以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還好,我與三毛一樣,極度喜愛與享受書,書真不單純帶給我知識與素養(yǎng),是我極重要、極好的朋友。也只有書與文字,可以讓我真正靜下心來,去思索生命的意義。
在陪伴兒子的成長路上,我走了很多彎路,與他有過欲哭無淚的日子,互相嘶喊的日子,唯一讓我欣慰的是,在我的影響之下,他也極度的喜愛與享受閱讀。自從他走入青春期后,已極少再參與我的一切活動,總是選擇自己一個人安靜呆在家靜靜地看電視、看書。一開始,我頗有怨言,后來是越來越理解與尊重他。一個人,安靜地享受閱讀,多么的難得與美好。我已俯首在世俗面前苦苦地掙扎,難道還不夠?還不讓兒子去過他自己精彩人生嗎?任何人的心靈都是向往自由與浪漫的,唯愿他可以真正地朝著他心之所指向去自由飛翔。正如三毛所經(jīng)營的一個她的世界,這個世界在她的心中,在她的筆下。她說:“生命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嘗嘗是什么滋味,才不枉來走這么一趟啊!庇星橛兄碌娜廴耍凶逃形兜娜ハ硎苌,有真有實的游戲人生……
她與荷西的愛情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平淡安定,沒有什么轟轟烈烈,僅那一份輕柔、那份恬淡,足以讓我們淚珠盈睫。對于愛情與婚姻,隨著年歲的增長,越來越感覺到平淡、安定、簡單的珍貴。此生能夠相遇于我的丈夫,與他偕老,我是多么的幸運。在他身邊,我才是那個最安定與簡單的幸福女子。每天晚上,他在看電視,我在他身邊看書,看累了,頭一歪靠在他的肩膀上,或與他一起看看電視,或就靠在他肩膀上睡著了,此生能夠有他相伴,歲月如此就一片靜好!
讀三毛的作品,品味她的思想,感受她的無奈,分擔她的憂愁后,我思緒萬千,內(nèi)心久久無法平靜,于是寫下這些思緒雜亂的胡言亂語……
“世間最平和的快樂就是靜觀天地與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諧!
“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的來說,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蕓蕓眾生里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間的喜悅,那么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路是由足和各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腳走出來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