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傳》讀后感
拿破侖是我小時候的偶像,雖然拿破侖最終以失敗囚于英國,卻依然向往。
前日讀了他的傳記,多有感慨。
最大的感慨可以歸為一句話:道法自然,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拿破侖就是逆勢而行,雖然他的大部分戰(zhàn)役都勝利而且還有很多大勝,卻因?yàn)橐粌蓤鍪嗨土怂械墓猸h(huán)。
拿破侖對以法國一國之力對抗整個歐洲的6次反法聯(lián)盟,確實(shí)是大豪杰真英雄?上Ш椭袊囊唤y(tǒng)天下不同,中國打下來的城市,打下來的國土就歸勝利者所有。反觀拿破侖,他的每一次勝利的背后不過是割地賠款,割來的地,征服的國家還得設(shè)立荷蘭國王,某某國王,而不是法蘭西某省總督,法蘭西某市;所以,反法聯(lián)盟中的奧地利,一次又一次失敗割地求和賠款,卻一次又一次出現(xiàn),普魯士也是。毫無疑問,這完全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戰(zhàn)爭。任你千般勝,一回輸卻萬事休。
其次,雖然國家之間的合約本就是一場弱肉強(qiáng)食的游戲,但是拿破侖的屢次欺騙也是他失敗的禍根。如我前一篇讀后感說的,禮、分、名。正義之師才能得道多助,不然美國為什么要誣蔑沙達(dá)姆研制核武器?孫中山揭竿而起,一呼百應(yīng),也是同樣的道理。欺人者可得一時,不可得一世。
然后是天道酬勤,拿破侖一生勤勉,就是一個工作狂,日夜操勞,常常多日不眠不休,而且戰(zhàn)必親征,也要求屬下和他一樣,即使被囚禁于英國,也依然勤奮的寫傳記,要說最后是死于病患,不如說是因?yàn)闆]有辦法忍受無可事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