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讀后感
陳昊龍
我讀完《說勤奮》這一課,明白了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靠勤奮。
就像數(shù)學家華羅庚所說:“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蹦莻砸缸救人的司馬光是那么勤奮。我想象著春天到了,彩蝶飛舞,哥哥弟弟都去捉蝴蝶了,可是司馬光卻躲在屋子了,非要把書念到滾瓜爛熟為止。他長大以后就更加勤奮,從他制作的“警枕”就可以看出來。他花了19年的時間,終于完成了一部史學巨著《資治通鑒》。
華羅庚還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蔽覈纳飳W家童第周,小時候成績很差,但他十分勤奮,每天起早貪黑地學習,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的方法。經(jīng)過半年的奮起直追,他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后來又到比利時去留學,因為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shù)在生物學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反觀我自己,作為一個已經(jīng)十來歲的四年級學生,我卻沒有認真做到一個學生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作業(yè)馬虎,上課不認真聽講,總是很懶散。學了這篇課文后,我突然明白了勤奮和懶惰這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真的會改變?nèi)说囊簧。我要像司馬光和童第周那樣,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正如古人說的:“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我會把“勤奮”這兩個字,落實到行動中去,而不僅僅是掛在嘴邊。我相信,凡是勤奮不怠者必定能有所成就,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