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讀書筆記
宋罕
因為此書初識程浩,看完后便趁著沖動,到百度搜索程浩,希望能夠?qū)λ軌蛴懈又苯拥牧私狻?赐赀@些,看到了個更加真實的程浩,不再只是存在與水墨印刷中的那個智慧男孩,而是個原也會調(diào)皮也會詼諧打趣的青春小子。“這小小少年,在一個個孤單的長日長夜里,用這格言般的文字,寫下他那超越少年的,對命運的接受,對不幸的寬容,對造物的慈悲。”一個無比堅強(qiáng)的少年,自稱“職業(yè)病人”的他,坦然接受命運的不公,微笑面對人生的愁苦,他說道:“人消除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找到自己的救贖之路。”而他那些充當(dāng)救贖之路的文字,有著踏過痛苦后貼近大地的力量。
正如如金山ceo傅盛所言:看完這些文字,才理解生命的厚度各有不同。對于程浩而言,生命的長度在于厚度不在于長度,哪怕只是一瞬,已炫然至極。一段不同尋常的人生,20歲的年齡,卻仿佛經(jīng)歷了更多更久,因為他沒時間浪費,生活的細(xì)節(jié),卻是震撼心靈的堅定。他的生命只有二十年,但對生命的理解,已完勝許多年長的人。
這部作品,可以定義為程浩的遺作,但是它于死者已無意義,更多的意義在于我們生者。他用他的生命告訴我,死亡,是最不可逆之事,是最無力的事,是最無法挽救的事。而偏偏,它不會提前預(yù)告任何人。他用他的猝然長逝教會了我珍惜。
附上幾句文中的語錄:。
1、這世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jī)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們應(yīng)該盡量去做那些正確的事情,縱使不能抵擋黑夜的來臨,我們也要站在星空下仰望光明。
2、一切抄捷徑的行為,最后都被證明是在走彎路;一切阻擋我們的困難都應(yīng)該正面解決,因為那才是走直線。
3、也許我們無法明白“活著”的意義,但是我們已經(jīng)為“活著”付出了太多代價;也許我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們已經(jīng)為夢想流下了太多淚水。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yuǎn),絕不能回頭。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獄一定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