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燈微光里的夢-----林徽因的一生》讀后感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支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地捧出輝煌……”-----林徽因《蓮燈》
一直很欣賞林徽因,暑期買了一本《蓮燈微光里的夢-----林徽因的一生》,讀后對這位被稱為“絕世的白蓮,千年才有的一見”的美麗才情女子有了更深的認識。世上有一種美總是讓人難以忘懷,縱然已被時光覆蓋,當你再一次翻開它的時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爍爍光華!讓后人為之贊嘆!而林徽因就是這樣的人,她就是擁有著這樣美麗光華的人!
林徽因的一生,給了人太多詩意的遐想,她不凡的生活經歷,她脫俗的情感體驗,她向善向美的精神氣質......她宛若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翩翩仙子,生活在像夢一樣曼妙的世界里。為了趕聽她的一次重要的建筑學講座。一顆詩星隕落;那終生不娶的哲學家,心甘情愿地追隨著她的腳步,默默地守護著她。在她走后他揮淚為她寫下了“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挽聯(lián)!在她走后的某一天邀來好友,只為了這一天是她的生日!
然而詩意不是她的全部生活,林徽因是活在當下的,所以她活得真實。她拒絕徐志摩而選擇了踏實穩(wěn)重的梁思成作為終身伴侶,她擱置起文學而選擇了建筑學作為一生的事業(yè),她和梁思成一起足跡遍布四方,成為中國建筑學領域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他們的智慧在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里閃爍!
能夠與林徽因攜手,是梁思成的幸運,也正因為他們的攜手,才成就了中國建筑史上的這對璧人。不能跟林徽因攜手,是徐志摩終身的遺憾,也或許正因了他們之間的距離,才成就了中國詩壇上這顆閃耀的星星。我想,與徐志摩攜手,應該像在天上飄飄而飛;與梁思成攜手,是在地上踏踏實實地行走。選擇沒有什么對錯之分,只是一個“緣”字吧。合適的時候,遇見合適的人,才能締結良緣,也許當時林徽因還太年輕有點懵懂,不懂如何應對和把握那排山倒海而來的愛情吧。又或許,她是不忍傷害一個無辜的女人,對徐的感情沒有把握,才斷然選擇離開吧。
要知道,她是把熱情和愛當作生命的信仰的,她的生命也因熱情和愛而變得豐盈。她長期疾病纏身,時時需要臥床靜養(yǎng),在那個多艱的年代里,卻只能跟著命運浮沉,輾轉南北、貧病交加,她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工作和對事業(yè)的追求。她奇跡般地活著,燃燒著自己的能量和智慧,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建筑事業(yè)。她愛生活,以全身心的熱情來投入生活。她珍視平平常常的生活,測繪工作的辛苦、單調,家庭生活的繁雜瑣碎;她珍視真真切切的人,身邊的母親、孩子,常來常往的親戚、朋友,她更珍視由這些帶給她的所有情感體驗,驚喜的失望的、快樂的悲哀的、欣慰的氣憤的...... 她像一團帶電的云,挾裹著空氣中的電流,放射著耀眼的火花。
世界上有一種美麗總是令人難以忘懷!她美麗的一生讓人贊嘆!她用愛和浪漫點綴了生命!她用美麗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美好的一首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