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后感
最近,我讀了《童年》。不算長的篇幅內(nèi),出場人物眾多,但都個性鮮明。“外祖母”的形象,“小茨岡”的形象,甚至于兇惡,冷酷的“外祖父”的形象,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又不失真實與豐滿。他能讓人讀后為“好人遭厄運(yùn)”鳴不平,也會因為“惡人”(如“外祖父”)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復(fù)雜,而頓生憐憫,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兩個人物吧!
我最喜歡書中的外祖母了,她待阿廖沙很好,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dú)的心,他還常講一些憐憫窮人與弱者,歌頌正義與光明的民間故事給他聽。是一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胸懷寬大,善于忍讓的外祖母。我也有一位慈祥的外祖母,每當(dāng)我去外祖母家,外祖母總給我做好吃的。當(dāng)我與哥哥姐姐發(fā)生爭執(zhí)時,外祖母總是寵著我,去訓(xùn)哥哥姐姐。我和阿廖沙都是幸福的孩子,都有一位關(guān)心和疼愛我們的外祖母。高爾基寫道:我對外祖母的感情是難以言喻的。在她來之前。我似乎躲在黑暗中睡覺,她來到以后,就立即把我喚醒了。而且她很快便成了我終生的朋友,成為一個最能理解我,最使我感到親切的人。是她對這個世界無私的愛引導(dǎo)了我,以至讓我在以后任何艱苦的環(huán)境中都絕不會喪失生存的勇氣。由此可見,外祖母對阿廖沙的影響很大。
我也十分喜歡書中的小茨岡。他是一個勤勞而又善良的人。說他勤勞是因為他干什么事都又快又好,深得外祖父的喜歡。在分家產(chǎn)時,兩個舅舅都想把這個廉價而又勤勞的雇工占為己有,可他終被兩個舅舅害死了。善良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好品質(zhì)。在“我”把桌布染了色,外祖父使勁痛打“我”,小茨岡伸出胳膊替“我"擋著鞭子。又在我昏迷后給“我”講一些他的經(jīng)歷。同時,我的心被小茨岡的善良深深地觸動了。
讀完了這本書,使我掛念起我那慈祥的外祖母,我想如果天下所有的外祖母都像阿廖沙的外祖母一樣,那么所有的孩子都會多得到一份關(guān)愛。感受到有外祖母的幸福!當(dāng)然,小茨岡的品質(zhì)在生活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人們忘卻懶惰與欺詐。把勤勞與善良謹(jǐn)記在心頭,那么世界將會變得越來越美好吧!而那些能讓身邊的人感覺到溫暖和快樂的人,一定是一個很幸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