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的人生》讀后感:走出黑暗,選擇堅強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與苦難,而人們對待它們的態(tài)度卻有所不同。有的人從此自暴自棄,對人生絕望;有的人卻豁達開朗,憑著堅強的意志,走出了黑暗陰霾。如果你將面臨這樣的情況,是選擇前者還是后者呢?
《耐磨的人生》中作者的朋友就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好的詮釋。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起初又哭又鬧,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寫字,刮胡子時將臉刮得鮮血淋漓,認為自己活不下去了?墒撬恢眲褡约海奈枳约簣猿只钕氯。后來,他慢慢平靜下來,坦然地面對人們異樣的目光,明白自己有一條韌性十足而又耐磨的命,不應該懦弱地向命運低頭。
讀了這個故事,我收獲滿滿: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的器官失去了直覺,也能在心靈中繼續(xù)活著。人不論處在怎樣艱苦的困境中,都不應該自暴自棄,為天空中的曙光,我們理應活著,為了美好的生活,我們更理應活著。我們應該明白:生活中每天都充滿著希望,時時刻刻分分秒秒也充滿著希望,我們當然要自強不息,不屈不撓!
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像張海迪阿姨五歲時患了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但是,她不拋棄不放棄,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先后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yè)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村子,在那里她給村里小學的孩子們教書,熱心地為鄉(xiāng)親們針灸治病,累計無償為人們治病一萬多次。她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
邰麗華阿姨幼年因高燒失去聽了,幼年因高燒失去聽力,15歲接受正規(guī)的舞蹈訓練,因為失去聽力的緣故,經(jīng)常找不準節(jié)拍,動作不對,一次又一次地摔倒,爬起,摔到,爬起......以至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請黑的傷疤。但是她憑著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和與生俱來的天賦,終于成為為一名杰出的舞蹈家。
人生是一條彎曲不平的小路,耐磨且韌性十足,走到轉(zhuǎn)角處時也不必低頭。王勃有句名言:“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只要充滿希望,自強不息,就一定能走出黑暗,迎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