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南舊事》后有感
《城南舊事》是語文老師推薦給我們的,打開書,那些黑白的照片映入眼簾,不禁給人一種凄凄涼涼的感覺,帶著好奇我讀完了這本書。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復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6歲的小英子是在《驪歌》的旋律中向自己的童年告別的。《城南舊事》幾乎是圍繞著“秘密”與“謊言”來完成敘述的。英子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懷疑主義者,她喜歡質(zhì)疑,喜歡刨根問底。她問當教授的父親:“賊干嘛要偷東西?”父親的回答讓她更糊涂:“他要吃飯,可又沒錢。”她問家里的傭人宋媽:“為什么孩子(宋媽的孩子)不自己帶?為什么到我家當老媽子?為什么掙的錢又給人家(宋媽的丈夫)去?”宋媽的回答是:“說了你也不懂。”英子的小伙伴妞兒告訴她自己的父母不是親的以后,她更是不明白了:“自己的父母不是親的?”英子的膽子也很大,別人都不敢搭理的瘋女人秀貞,她不僅沖著她笑,還經(jīng)常跑到她那里去玩。
英子童年生活的三個重要的段落都是以離別來結束的,第一個段落是一場大雨,英子送走了母女團聚的瘋女人秀貞和妞兒(她們結伴去找妞兒的父親),自己大病了一場,然后她也搬了新家,上了小學;第二個段落,英子無意中在荒草堆里發(fā)現(xiàn)了很多被埋起來的贓物,從而她也結識了一個人——“他”,他說自己有個好弟弟,年年考第一,可他自己沒能耐,為了供弟弟上學,才干了這一行,他還問英子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的回答是:“我不懂。你分得清海跟天嗎?我們有一課書叫《我們看海去》,可我沒看見過海,也分不清海跟天,分不清好人跟壞人!焙髞,在學校的畢業(yè)典禮上,英子看見考第一的同學上臺領獎,下來后把獎狀交給了一個人,正好就是草叢中的那個“他”。過了幾天,英子聽見有人喊賊被抓住了!八北痪鞄ё撸⒆雍蹨I目送著“他”遠去。故事的第三個段落,父親去世。宋媽坐著小毛驢回家(她的兒女一個死了,一個被丈夫送了人),英子趴在馬車的后座上,向那個為了帶自己和弟弟,連自己的親生孩子也顧不上的宋媽告別,也向童年告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小別夢寒!”
《城南舊事》,我用了一個晚上讀完,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書,清新的文字,淡雅的配圖,合上最后一頁的時候,那清脆的駱駝鈴聲、北平城的老城墻、看不到頭的胡同,仿佛就浮現(xiàn)在眼前,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別單單說一個英子,即使是我在童年也有眾多的不理解———像為什么有的人殺了自己的做孽王兒子卻要判無期徒刑、為什么有的人自己都已經(jīng)有錢了卻還要害別人呢?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大了,對這些事情早就明白了,我雖沒有英子那要悲慘的生活和經(jīng)歷,但誰不會被他的那些故事所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