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大氣讀后感
最為直接的解釋它應(yīng)該是一種品質(zhì),一種態(tài)度,它應(yīng)該是那種正直、寬容、坦蕩的人格魅力,可是長時間以來,這個詞對于我來說還是很陌生,從來不敢輕易提及他,這也可能是自己的底氣不足,或者說是這個詞本來就不屬于自己,并沒有真正理解其真正的涵義,其實怕提及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一直以來,對這個詞有一種偏見,在我感覺里,這個詞自它一出現(xiàn)就帶有它不純的動機與目的,當(dāng)人們提及它時,總會有一種不自覺的在標榜或者是提高自己,甚至更多的時候是被那些冠冕堂皇的人用來當(dāng)作支撐、掩蓋丑惡靈魂的晃子,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對于經(jīng)常提及這個詞的人,對這個詞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語言上、字面上,它的行動并沒有付注于實際生活中,因為大氣之人是不會把這個詞常掛在嘴邊上的,大氣是一種人性的真實、自然的流露,是其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外現(xiàn),是不需要掩飾的,是不需要偽裝的,大氣是別人對你的印象、對你的了解、對你的評價,而不是自己對自己的標榜,更不是降低別人而抬高自己的籍口,同時,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大氣也是一種人的本性,這種品質(zhì)并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成就的,那是要靠日積月累的自我修心養(yǎng)性漸漸形成的人品人格,你的劣根未除,有一天突然要自己大氣,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相對于大氣,便是為人們所不屑的小氣了,然而,正像對大氣有偏見一樣,有時我覺得很是為小氣這個詞抱不平,當(dāng)人們在輕言別人小氣的時候,他并沒有想想自己,自己是否總是很大氣,你的大氣有沒有附加了一些陰暗、詭密的東西在里面,在嘲笑別人的小氣的同時,你是否想過這個人對某些人或某些事正在承擔(dān)著一定的責(zé)任呢?
人們對某個人小氣的看法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金錢上,一個人出手不闊綽、縮手縮腳,我們便會說某某人不大氣,其實大氣不大氣主要還是看這個人的經(jīng)濟基礎(chǔ)的,沒有人愿意讓別人說他小氣,有時小氣,也是無奈的,因為他承擔(dān)了一定的責(zé)任,哪怕是家庭的還是社會的。舉個例子,一個同事,兩個人都是教師,也許在人們的眼里,教師永遠都是小氣的代名詞,然而,這兩個人不相同,一個特別大方,也就是所謂的那種大氣,無論做什么都敢用錢,有超前意識,喜歡提前消費,花將來的錢,另一個呢,則特別的不大氣,甚至于有點吝嗇,當(dāng)別人問及他們?yōu)槭裁催@么不一樣時,他只是無奈,他說我還有孩子,我還有家庭,我還有將來的生活,這也許就是一種責(zé)任,其實,周圍的人更多的是對這這個人這種所謂“大氣”的嗤之以鼻,因為她沒有責(zé)任感。一個家庭如此,一個組織、一個單位何嘗又不如此,更有甚者慷他人之慨,沽自己之譽,這不應(yīng)該是大氣。
如果說經(jīng)濟上的小氣還能勉強為人所接受的話,那么不知能有多少人能夠忍受感情上的大氣,一個人如果能夠允許他所愛的人能夠與多人施愛,那么可以這樣說這個人在對待感情上確實“大氣”,但不知這種感情的生命力有多久,兩人之間是不是還有真愛,如果所愛的人總是糾纏于感情上的小氣、放不下、甚至于耿耿于懷,這也只是少了份自信和對對方的信任而已,相對于那種“大氣”的愛情,這種感情應(yīng)該是穩(wěn)固的。
感覺是要做個真實的大氣之人,但應(yīng)該小氣的時候一定還要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