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憶江南有感
憶江南展示了詞的意境和韻律美。那大家讀出了什么?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憶江南有感,一起來看看。
讀憶江南有感篇1
《憶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優(yōu)美的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 忘的印象。
古詩詞教學(xué)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guī)律 ——這是我執(zhí)教這堂課的努力方向。我的整個設(shè)計思路是:了解詞的 知識,從 “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 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指導(dǎo)學(xué)生讀出江南風(fēng)光的柔美、熱情,讀 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fēng)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 與作者 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江南好”。然后,讓學(xué)生通過對作者在江南時 的作為以及之后回洛陽后的生活的簡單了解,將“憶江南景”過渡到 “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
當(dāng)然不足之處有很多,我覺得在板書部分處理得不夠巧妙,我在 畫簡筆畫時占用了一定的時間,如果我畫時同時也讓學(xué)生在本上畫, 比比看誰畫得好,給學(xué)生充分的展示機會,一定會收到更好的教學(xué)效 果。另外學(xué)生對詩詞的朗讀技巧掌握還不夠好,今后應(yīng)加強指導(dǎo)。
讀憶江南有感篇2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
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jié)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guān)闔。次句“風(fēng)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fēng)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
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yīng)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讀憶江南有感篇3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詞人青少年時期就曾旅居江南,中年又先后在杭州、蘇州等地做過刺史(州的長官),江南的美麗風(fēng)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戀戀不能忘懷。晚年在北方,他寫過不少懷念江南的詩歌,《憶江南》詞三首就是其中廣為傳誦的一組。它們約作于文宗開成三年(838)前后,當(dāng)時詞人66歲左右,正以太子少傅分司洛陽(領(lǐng)干薪在洛陽養(yǎng)老)。這里所錄,是組詞的第一首,也是寫得最精彩的一首。
舊曾諳,過去曾經(jīng)飽覽。諳,熱悉。江花,江邊的鮮花。藍,植物名,種類很多,葉子可用來制作青綠色的染料。
“日出”兩句,線條粗獷明快,設(shè)色鮮艷濃烈,凸現(xiàn)了春和景明時的江花江水,有彩版畫的藝術(shù)效果。
此詞在中國文學(xué)史乃至東亞文學(xué)史上的影響很大。不數(shù)十年,它就傳播到了東瀛。公元9世紀末,日本第一醍醐天皇時期,皇子兼明親王作《憶龜山》詞:“憶龜山。龜山久往還。南溪夜雨花開后,西嶺秋風(fēng)葉落間。能不憶龜山?”就明顯是摹擬本篇。在中國,《憶江南》這個詞牌自此成為歷代詞人贊美各地山川及風(fēng)土人情的首選,且多以“某地好”開頭。
讀憶江南有感篇4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讀過了許多的古詩,比如:<七步詩>、<詠鵝>、<靜夜思>、<游子吟>、<憫農(nóng)>等等,這么多的古詩,都 是我會背、會寫的。而印象最深刻,也是讓我最喜歡的就是<憶江南>這一首詩了,它是偉大的詩人白居易寫的,描寫了江南的美麗景色。這首詩以形象的比喻和艷麗的色彩,把江南明媚的春光寫得鮮明感人,令人贊嘆。如此美麗的景色,讓人魂牽夢繞,整首詩自然流出了詩人對江南的那懷念之情。
這首詩讓我思緒放飛,仿佛被帶入到了那猶如夢幻一般的仙境。春天的江南,柳樹隨風(fēng)翩翩起舞。西湖上不僅僅倒映著荷花、荷葉,還倒映著在三曋印月和湖心亭上的游客們的笑臉。
因為我的家鄉(xiāng)就在這江南----杭州,每一次讀到這首詩,心中總是充滿溫暖,滿懷感動和祝愿,祝愿我們美麗的杭州,永遠如山水畫般的明媚秀麗。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作者白居易是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之一,中唐大家,詩作對后世影響甚大。 這首詞描寫江南春色。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篇尾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一個“憶”字既道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懷念之情,又頓生出一種蓬蓬勃勃的韻致,把讀者帶入美不勝收的境界中。
久違的江南是我今生的最憶。印象中的江南,如這個季節(jié)南方的水,如我對你的愛情,透明,清亮,還有那么一絲恍惚。
多雪北國,枯坐懷想著春天里的江南。任我疏疏落落的思緒放飛,任我的想象極致張揚。芳草如茵的江南,杏花煙雨的江南,鶯歌燕舞的江南,曉寒深處的江南。 一段憂傷的距離,隔離了短暫而又真實的幸福。江南,多么溫暖的字眼。可有誰知曉,你的傳奇卻流水無蹤,而我的心事又有誰人能懂?
日升日落,緣起緣滅,任由內(nèi)心的喜悅明滅。新月入懷,竹影婆娑。唯有這一彎瘦瘦的月色知道,我對你的渴念有多么地悠久,多么地?zé)崆小?/p>
漠漠輕寒里,該為自己來泡一壺“碧螺春”,穿越亙古幽寂的隧道,再次回到初初相遇的那一刻,沉醉在那一瞳翦翦秋水的眼波里,仿佛瞬間進入永恒的黎明。那一抹溫柔的霞光,是我今生最最無法忘卻的心動。
披一襲風(fēng)為裳。是誰,這么忍心把你刻畫成畫呢?讓我夜夜對你,只能以無法言說的情懷。 所有關(guān)于江南女子的隱喻,多少次如雪后的那縷暗香襲來,敘說的是什么樣的情愫,亦或是從唐宋詩詞的長卷里透出的魅惑?
正如你無法給我輕許諾,而我能夠給予的,也僅僅是獨立的生命,獨立的靈魂,還有這一份孑世而獨立的愛情。
陌陌纖塵,浮光掠影的偶遇,卻成為我夢里的驚鴻,夜夜照影而來
江南,我心中難忘的夢,永遠是一首詩、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