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蛙有感1500字
蛙是莫言現(xiàn)實主義題材作品。我們從中讀懂了什么?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蛙有感1500字,一起來看看。
讀蛙有感1500字篇1
雌蛙每次能排出大約8000到10000粒卵子,人每次排出大約300到700顆精子,蛙可比人能干多了。“蛙”、”娃”,蛙蛙蛙—人人人—
小說由莫言著作,主要以姑姑萬心(一個接生過9883個嬰兒同時因積極執(zhí)行計劃生育而殘害了兩千多嬰兒的婦科醫(yī)女)為主線,講述他們那一代人經(jīng)過文革、計生的事情。因為過于執(zhí)拗,害死許多小生命,老時醒悟,利用泥娃娃進行自我救贖。
莫言筆名蝌蚪,可能也是因為當時計劃生育給他留下的陰影才讓他取此筆名,而《蛙》中多次提到青蛙、牛蛙也是人的影射。卵子—蝌蚪—青蛙,卵子—嬰兒—人。
在萬心年輕的時候,我是極其喜歡她的。她開朗、正直、科學、忠誠,被村里人稱為送子觀音,極受婦女喜愛。她就是當時落后農(nóng)村里的一陣科學清風,給女人們帶來福音。萬心的人生轉(zhuǎn)折點在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受人喜愛的她變成了“惡魔”。人類發(fā)展,毛主席說要做到有計劃的控制人口增長,所以有了計劃生育。萬心是它忠實的執(zhí)行者。免費發(fā)避孕套,逼女人吃避孕藥,甚至發(fā)明了男扎技術(shù);谖覀儸F(xiàn)在的文化思想,一個家庭有一到兩個孩子是最合理的,萬心的做法并沒有引起我的反感。反而我佩服她的勇敢與執(zhí)著,她就是當時落后觀念中的進步者。
隨著計生越來越嚴,萬心走向了冷漠、無情、殘忍。真正讓我感到遍體生涼的是她弄死了侄媳后,對陳鼻妻子的窮追猛打,更甚于她覺得不把陳鼻孩子打掉她就不舒服。結(jié)果張拳妻子一尸兩命、侄媳一尸兩命、陳鼻妻子身亡……還有許許多多無名人士死于計劃生育政策之下。萬心滅絕人性、心理變態(tài),這是我對她的評價。
生育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男扎技術(shù)、人流這是天性的做法。萬心就是一個巫婆、老頑固、狗腿子……我罵得暢快淋漓,令人欣慰的是她收養(yǎng)了被陳鼻放棄的女娃。靜下心來,我卻又不能恨她,計劃生育之下,沒有這個萬心還有別的萬心,這不禁讓我感到悲涼!
是什么導致她做出如此行為?我想到了幾個主要原因。第一,她沒有結(jié)婚生子。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永遠體會不到母愛的偉大,他們會變得無情。萬心一大把年紀卻沒有認真談過一次戀愛,看到其他人生兒育女體會不到新生命的真諦。女人只有生過孩子才算得上完整,長期的壓抑使她的內(nèi)心變得不健全。第二,名譽身份的壓制。萬心是烈士的后代,也是一名黨員,她不能行差踏錯,她忠于黨,忠于稱呼下應該要做的事。她偏執(zhí),對上頭吩咐的事身先力行,不落人話柄,冷血無情。她是可悲的,人民群眾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她投心事業(yè)卻沒有享受過天倫之樂。第三,時代背景造就。小說寫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情,在當時毛主席的一切都是對的。中國的發(fā)展要步入正軌,人口已不是兵力的來源,也不再提倡人多力量大。國民生產(chǎn)值需要上升,社會需要穩(wěn)定。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的中國要讓世界安心,萬心就是計生的推土機,走到哪壓到哪。
莫言的《蛙》是否是對“計劃生育”的質(zhì)疑我們不得而知,但計生一直執(zhí)行至今。在整個事件背后,又有多少嬰靈堆積在它的城墻之下。二00幾年,我還在上初中,大嬸嬸八個月大的孩子引產(chǎn),聽說已經(jīng)分出了手腳,是個女兒。村里一個婦女在外偷生,一尸兩命,棺木放在路邊,我還隱隱約約看到了她圓鼓鼓的肚子呢。讓我們?yōu)檫@些孩子默哀:希望你們能上天堂,阿門。
這不僅讓我沉思,計劃生育應不應該繼續(xù)執(zhí)行,F(xiàn)在的人都喜歡打法律的擦邊球,有兒子的想要再生個女兒,沒有兒子的要直到生到兒子為止。偷生者總在與計生執(zhí)行者“追追打打”。像這種情況,你還會覺得計劃生育不應該實施嗎?其實,我覺得計劃生育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性,它讓女性不再是生育工具。但計劃生育必須要人性化、合理化。
“蛙”作為多子的象征與計劃生育產(chǎn)生對比,不禁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蛙》的最后,萬心老了,她把自己扼殺的孩子都捏成了泥娃娃,用香供著,希望他們能再投個好人家。她錯了,她在自我救贖,我也真心地希望她能夠減輕罪孽。
只要每個經(jīng)過卵子和精子結(jié)合的胚胎出了“鍋門”,就是一條生命,我們應該珍惜生命。
讀蛙有感1500字篇2
剛剛看完,現(xiàn)在還無法描述看后的感受,就像莫言的寫作速度一貫很快一樣,我讀書的速度也絲毫不遜色,這本書大概用了三天時間吧,在這三天里我每天只抽出不到半天左右時間來讀,我覺得這樣的速度應該算是快的了。
在這之前和剛才這短暫的時間空隙里我看到過許多關于這本書的評論,原諒我可能看得太快還沒有來的及消化或者有些消化不良,我還想不出那么精妙絕倫或褒或貶旁敲側(cè)擊冷嘲熱諷的讓人讀了肅然起敬的話來寫一篇評論。
但是我要說的是,我讀得很愉快,非常愉快,而且是欲罷不能。怎么說呢,簡直就像吃了一頓美食,大快朵頤啊。
這就足夠了。至少我覺得是足夠了。我向來不認為小說甚至于其他任何文學形式應該背負上沉重的歷史的道德的甚至是政治的枷鎖,也不認為文以載道是最高的境界。當然文章也不能只是文章,它應該有它現(xiàn)實的意義和價值,但是這些價值我認為都應該是一件藝術(shù)品的附庸,我覺得文學也是一種藝術(shù),和一切其他藝術(shù)一樣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活動,如果它讓人愉悅,讓人感受到欣賞到美的滿足就已經(jīng)足以成為一件傳世精品,至于其他道德,批判,還有什么靈魂,那是附加價值,如果有那是錦上添花,沒有那也無關大雅。當然,我在這里并不想和大家探討文學到底是不是藝術(shù)這個命題,也不想研究什么文學是一切藝術(shù)的開始也是一切藝術(shù)的終結(jié)之類的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命題。
還有一些人跳出來說莫言就是一講故事的。那些人看不起講故事的,他們覺得講故事的就好像舊社會里的戲子,或者說評書的,說相聲的,是下九流,不入流,上不了臺面,無法跟他們心中那些偉岸的大師什么喬伊斯啦,什么博爾赫斯拉,什么卡夫卡拉相比。我承認,他們沒有錯,他們都是有著很高鑒賞力的上等人,而我們這樣的下等人自然只耽溺于故事的波瀾起伏,就好像我們聽評書的時候跟著說書的人一起嬉笑怒罵,一起臧否人物,為了評書里那些莫須有的英雄或者小人物販夫走卒們的苦難而感到難過,為了他們的喜事而歡欣鼓舞一樣。我知道這樣的上等人同樣是看不起《故事會》的,他們也看不起《讀者》,那是他們眼中的垃圾,是廢品,毫無價值。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些書讓好多人在蒙昧之初知道了善與惡,美與丑,良心與道義,責任與擔當,同樣是這些書最廣泛的影響著一個個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然后這些小人物們聯(lián)手創(chuàng)造著歷史,展示著人類社會的良心。我當然不敢不承認《尤利西斯》的經(jīng)典性與其無與倫比的價值,也不敢對《等待戈多》妄加菲薄,因為我承認我的無知,我的淺陋,我的粗俗,我讀不懂他們,我所擁有的那些如果算得上是教養(yǎng)和道德的美好品質(zhì),沒有一點來自于他們,而我也沒有從他們身上感受過絲毫的美,汲取到哪怕一絲絲的營養(yǎng),我只是像供奉價值連城的青花瓷一樣將他們束之高閣,頂禮膜拜,只因為那么多人都崇拜他們,那些我崇拜的大人物說他們是經(jīng)典,我永遠讀不懂得經(jīng)典。但是我知道,我讀不懂他們也沒有耐心讀完他們因此他們也從未影響過我。
我想大多數(shù)人跟我一樣,我們的道德與良知,我們的知識就是來自于類似于莫言這樣的作家,來自于他們的故事,那些被別人嗤之以鼻的“只會講故事”的故事。但是我就是喜歡這些故事,就像我喜歡《故事會》一樣,我還要用《故事會》去教育我未來的小孩,告訴他們應該怎么樣頂天立地的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活著,與那些館閣里打著飽嗝衣著優(yōu)雅無所事事的批評大師們一起活著,并且比他們更多的為這個社會的前進出自己的一份力。
這里其實涉及到了我一個粗鄙的認識,我覺得曲高和寡的大雅不是好東西,也絲毫不值得人們尊敬,當然那些下里巴人的大俗也并非好東西,甚至是毫無可取之處。我心目中認為一切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乃是雅俗共賞。而我覺得在雅俗共賞這一點上《蛙》完全做到了,俗人取其故事,那些慘烈的生死虛幻莫測的人生,雅人研究他的語言結(jié)構(gòu)文學探索甚至書寫形式屬于什么主義,因此我覺得完全應該給五顆星。
莫言在這本書里講到了一個故事,關于鐵拐李的故事,他說面對神跡,我們應該沉默,不要大驚小怪,所以我覺得我應該閉嘴,不要說話,該用這張嘴去吃飯了。
讀蛙有感1500字篇3
莫言的《蛙》應該是去年深秋就要讀的,當時朋友推薦給我,我正忙著讀畢飛宇的《推拿》,就耽擱下了,要不是莫言獲諾獎,我也許還想不起要去讀它,現(xiàn)在再讀,就有點追風的嫌疑了。大概是“書非借不能讀”的緣故,我在忙碌的工作間隙里,竟然只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就把書讀完了。
合起書來,想想初讀印象,大概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吧:一個人、一段情、一場夢。
一個人。
這個人是全書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萬心。萬心衛(wèi)校畢業(yè),一輩子跟婦女打交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員,無論多么困難的分娩,只要經(jīng)她接手,就會轉(zhuǎn)危為安,就連母牛難產(chǎn),大家都請萬心出馬,那時候,她是四里八村婦女的大救星,活菩薩。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變成了魔鬼。張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萬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義滅親引產(chǎn)失敗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膽在被她追趕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陳眉,但王膽的命也沒保住……當時人口膨脹得厲害,國家不實行計劃生育,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萬心就是計生工作的推土機,開到哪兒都壓死一片,雖然講法不容情,但我還是極端地厭惡這個時期的萬心,以至于厭惡到要放棄讀下去的地步。萬心那種慘絕人寰的圍追堵截實在是太血腥了,有誰愿意欣賞這樣一個滅絕師太趕盡殺絕的表演呢?婦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萬心卻被時代扭曲成了一個殺人惡魔,后來她途經(jīng)蘆葦?shù),被無數(shù)的蛙圍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噴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來,她夜夜失眠,貓頭鷹的叫聲被她幻化成蛙的慘叫,她覺得這是那些無辜的生靈來討債了。“蛙”,就是“娃”啊,萬心的這雙手,接生了上萬個娃,又殘害了多少個娃啊!如果她不僅僅是一個婦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當嫁的年紀嫁掉,在該生的年紀生產(chǎn),她的心就不會這么硬,這么冷?上В贻p的時候與那個英俊的飛行員擦肩而過,后來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紀里,戲劇性地嫁給了郝大手,一輩子接生了上萬個孩子,卻沒有一個屬于她,這也許就是對她作惡的報應吧?萬心,愿你來生做一個完整的女人。
一段情。
這段情不是秦河對萬心的忠誠,不是陳鼻對王膽的呵護,不是萬足對王仁美的愧疚,而是王肝對小獅子的單戀。十二年的時間,王肝給小獅子寫了五百多封情書,可以想象,王肝是怎么把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裝進信封,等待小獅子的回信,可是,沒有,直到小獅子嫁給萬足,也沒有給王肝回過只言片語,因為王肝的信小獅子一封也沒看到,信全被萬心扣下了。沒有回信,王肝依然癡癡地寫下去,從第一封到第五百多封,這是怎樣的癡情啊!令人費解的是,頭發(fā)蓬松,塌鼻
方口,滿臉粉刺的小獅子,在王肝的眼里竟然是“小獅子真美啊!”就是這么一個其貌不揚的灰姑娘,讓王肝遠遠地看見就激動地眼含淚花渾身顫抖,讓王肝情愿跪在地上親吻小獅子留下的腳印,當他得知小獅子嫁給萬足之后,他沒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靜地說:“愛情就是生一場重病,現(xiàn)在病好了!”看來,愛情是不拘于形式的,比如婚姻。
一場夢。
這部作品是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寫起的,農(nóng)村的落后貧窮,在我的記憶里模模糊糊若隱若現(xiàn),書中許多描寫,使我不禁想起兒時的一些事情,就像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夢。比如吃,雖然我沒有吃煤塊的經(jīng)歷,但是,小時候關于吃的記憶,我還是很清晰的。那時候幾乎頓頓吃煎餅,能抹點豬油或者卷點紅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于鈣奶餅干,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了。如果能撿到飛機上投下來的壓縮餅干,真是好運氣了,更多的時候,見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傳單,至于傳單的內(nèi)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飛行員降落傘,還有在手腕上畫手表,每家每戶發(fā)布票,小孩子吹避孕套當氣球玩,哪個女人子宮下垂到體外等等這些記憶都被喚醒。還有那個時代村里的一個接生婆,我的表嫂,會安胎,會接生,會打針,還會算卦,巫婆一樣神乎其神。
寫到這里,感覺自己的思想淺陋貧乏,文筆生澀干巴,罷了,咱又不去爭諾獎,在乎那些干什么呢,自娛自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