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挨打讀后感
“寶玉挨打”是《紅樓夢》中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現(xiàn)了賈政與寶玉父子兩代的思想沖突,明確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下面是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寶玉挨打讀后感,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寶玉挨打讀后感篇一
寶玉挨打后,襲人,寶釵,戴玉先后來看。看襲人“我的娘,怎么下這么般的狠手,但凡聽我一句話...”而寶釵第一句話便是“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致今日...”從頭至尾都是埋怨之詞言外之意——活該挨打。再來一番勸,勸什么?當然是要迷于仕途。雖出于一番好意,卻與寶玉之心相隔萬里。
再看戴玉,寶玉“凝眸一看”,“只見兩眼腫得桃兒一般的淚光”。顯然之前已經(jīng)痛哭流涕了,這就應了打在你身,痛在我心這句俗語了。戴玉道“從此你就改了吧”只說了著一句話,是知己之音,知音之言埃早在三十二回寶玉就說“林姑娘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要是說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再看寶玉評價寶釵等人的話“好好一個清凈潔白的女兒,也學的釣名沽譽的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言豎辭,原為導后世的須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閏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誰親疏遠,讀者自明。
寶玉挨打讀后感篇二
寶玉挨了打,寶釵先到。
寶姐姐貌美,艷冠群芳,她的性格中最豐富的一面就是,任何舉動都似乎大有深意,為自己的將來或多或少的做著鋪墊。
她從小吃冷香丸長大,給人的感覺也總是冷冷的。就是在自己暗戀的人遭毒打之后,她也表現(xiàn)的出奇的冷靜——不忘記帶來一丸藥,直讓襲人感激涕零。并且,“說了半句便忙咽住,不覺得就紅了臉,低下頭來”,好一幅嬌羞可人的樣子,大約她深知,那時那地,說半句比說一句更能打動寶玉。
寶姐姐是封建禮教的忠實衛(wèi)道者,時常不失時機的勸寶玉好好讀書,走仕途之路,這時又不例外,埋怨道:“若早聽人一句話,何至于此。”寶釵原配牡丹,美麗卻不免俗氣,她算計機關的本事不遜于王熙鳳,還比她多會一招,那就是使用人心。有人說,倘在當今社會,王熙鳳可能會是個成功女總裁,而薛寶釵則一定是個出色的女政客,這不無道理。寶釵打心眼里是希望嫁給寶玉的,因此,就見不得他淡漠仕途。為了自己長久的幸福,她對寶玉不只一次的改變“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初衷,可嘆,可嘆。
牡丹花是不甘寂寞的,后人據(jù)“釵于奩內待時飛”推測,曹雪芹暗示寶釵后來嫁給了賈雨村(字“時飛”),我信,因為,寶釵愛仕途經(jīng)濟超過愛寶玉。
黛玉來得晚,可她的心一直在寶玉身上,那桃一般哭腫的眼睛就是明證。
“你從此可都改了吧!”黛玉只說了這一句。
前幾天在電視劇中看到,乾隆帝的母親讀到此處,動情的贊揚:“黛玉這一句,勝過寶釵十句!”這話不假。黛玉喜歡的是寶玉的人,對其他均不在乎。我總是感性的偏袒黛玉,因為三生石畔定好的前緣,灌溉之露卻要用眼淚償還,這凄美的故事本身就賺足了同情。
黛玉小性兒,可說到底沒有一點壞心思。我想寶玉是喜歡那種沒有城府的感覺,舒適,不累人。賈老太太擅做主張,讓寶玉娶了寶釵是個極大的錯誤。試想,娶一位國色天香、永不犯錯、讓丈夫低首汗顏的妻子,究竟是一個男人的幸運,還是不幸呢?
《紅樓夢》到這里才剛剛開始,可是在這場愛的戰(zhàn)爭中,孰勝孰敗,已了然。
寶玉挨打讀后感篇三
“寶玉挨打”是《紅樓夢》中的著名事件之一,突出表現(xiàn)了賈政與寶玉父子兩代的思想沖突,明確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個:
其一是寶玉會見官僚賈雨村時無精打采,令賈政很不滿意。
其二是寶玉與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順王爺,給賈政無端招來政治糾紛。
其三是賈環(huán)搬弄是非,污蔑寶玉逼死了金釧兒。賈政對此早有不滿,如今聽信讒言,才頓起教訓之心。今天的讀者,不能僅僅視此為紈绔子弟的行徑。
賈政打寶玉一節(jié),原文雖著墨不多,但卻寫得曲折有致,打的程度也是逐步升級。
王夫人三“哭”:
王夫人一哭,是為了把寶玉從賈政的板子下解救出來;
二哭,是因為看了寶玉的傷勢;
三哭,“你替珠兒早死了,留著珠兒,免你父親生氣,我也不白操這半世的心了。王夫人的三“哭”表現(xiàn)出賈府中的嫡庶之爭的矛盾。
賈母三“逼”
一“逼”。先嚷著“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責怪自己“可憐我一生沒養(yǎng)個好兒子,卻教我和誰說去!”。二“逼”。責備賈政:“我說一句話,你就禁不起,你那樣下死手的板子,寶玉就禁得起了?”。
三“逼”。“我猜著你也厭煩我們娘兒們”,“我和你太太寶玉立刻回南京去!”。
如果說,王夫人面對賈政,用的招兒是揚湯止沸;那么,賈母則是釜底抽薪。在做“嚴父”還是做“孝子”的問題上,他無條件地選擇了后者,就這樣,賈府中一場激烈的矛盾沖突以賈政的全線潰敗而宣告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