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讀后感1500字左右
篇一: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jīng)典名著將要永不垂朽,但《簡愛》這樣深深的進入人們的靈魂,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甚至對某些人來講,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作品并不多。
19世紀英國文壇“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說《簡·愛》,以19世紀早期英國偏遠鄉(xiāng)村為背景,用女主人公簡·愛的視角以自敘方式講述了一個受盡摧毀、凌辱的孤兒,如何在猶如兒童的人間地獄的孤兒院頑強地生存下去,成為一個獨立、堅強、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長故事。
簡·愛是個孤兒,從小寄養(yǎng)在舅母家中,受盡百般欺凌。后來進了慈善學校洛伍德孤兒院,靈魂和肉體都經(jīng)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許正是這樣才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她以頑強的意志以成績優(yōu)秀完成了學業(yè)。為了追求獨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故事的重點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師簡·愛與男主人羅切斯特之間歷經(jīng)磨難的愛情。這段愛情因男女主人公懸殊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的差異而充滿了激烈碰撞,也因兩人志趣相同、真誠相愛而迸發(fā)出燦爛的火花。作者以簡·愛鮮明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敘事風格娓娓道來,真實而有藝術(shù)感染力。特別是簡·愛的獨特個性和思想,愛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頑強的自尊心。在打動身為貴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時,也緊緊抓住了我們讀者的心。
簡·愛作為愛情小說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這部十九世紀的文學作品中的。以往愛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麗溫柔、高貴賢淑的女子形象。而簡·愛,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的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在這內(nèi)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為可貴的是簡·愛并不因為自己的貧窮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堅定:“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我現(xiàn)在不是憑習俗、常規(guī),甚至也不是憑著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仿佛我們都已離開了人世,兩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
也正因為此,簡·愛敢于去愛一個社會階層遠遠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動向?qū)Ψ奖戆鬃约旱膼矍?mdash;—這在當時的社會是極其大膽的。幸福不再是某個人、某個階層的專利,她屬于蕓蕓眾生的每一個人。只有兩個相互對等的靈魂才能組成一份完整的愛情,所以簡·愛堅持,自身的獨立與追求愛情的完整是不能分離的。后來,簡·愛含著悲痛離開了羅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樣的理由,她決不能允許自己和一個有婦之夫結(jié)合在一起。那會是一份不完整的愛。如果她繼續(xù)留在羅切斯特的身邊,那她也就不會還是原來那個獨立、平等的簡·愛了。如果說簡·愛的這次離去是由于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選擇的話,那么她最后的歸來則是她出于堅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選擇。
在這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如何贏得了男貴族愛情的平民女子的蒼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簡·愛勇敢果決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話,邁向一個有著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學道路的起步。簡·愛藐視財富、社會地位和宗教的威儀,她認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純潔的心靈。”她的信念和行動展現(xiàn)出來的力量,,深打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錢萬能的社會中的人們的靈魂得到凈化。簡·愛是,一個對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著理性認識的女性,一個對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著堅定追求的女性,一個不再只是盲從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個對自己的價值和情感做出了獨立判斷的女性,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簡·愛發(fā)出了一個屬于女性自己的聲音——對于平等、獨立、完整、自由的堅持和追求。
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這部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自1847年出版以來,以不同語言在全世界不同種族的人們中廣為流傳,經(jīng)久不衰。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jīng)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里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篇二:
那時我好像剛上初二,正值應(yīng)試教育的鼎盛時期,學校教育唯分為高不提倡看課外書包括世界名著,家長更是不明究理,只知道附和老師。我們身邊除了課本就是學習資料,最可看的就是《全國優(yōu)秀中學生作文選》。所以,從朋友處借到了《簡愛》這本書鑿實不易。(她說這是他讀大學的哥哥帶回來的,呵呵)
借來之后,自然不能光明正大的看。因為在學?慈菀妆粵]收,造成不好的影響;在家看又很可能書會被撕毀,還要背上個“不肖子弟”的罪名。左右為難之間,突然眉頭舒展,計上心來:晚上鉆被窩里看。
月色皎潔,樹影婆娑,伴隨著隔壁房間里母親輕微而有節(jié)奏的酣睡聲,我看到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姑娘從林蔭道上走來,她走著走著,走著走著,像是走進夢里一般……突然,從那漸遠漸白的遠景一個出現(xiàn)了黑白相間的物像,漸近漸明――一匹高頭大馬和一個粗獷男子。
在桑菲爾德府這個與世俗隔絕的綠色莊園里,這個簡簡單單的女孩以家庭女教師的身份和粗獷而深情的莊園主人演繹了一場動人的愛情童話。其中不乏有幾處非常能打動初開情竇的少年的經(jīng)典場面,也就是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如那個月色朦朧的林蔭道上男女主人公意外的邂逅;莊園主假扮女巫想方設(shè)法窺視簡愛的心思;簡愛得知真相后不顧一切的離開;和結(jié)局正確而順從人意的和羅切斯特相偎相依終老一身的決心。
窗外,月光潔白明亮,像剛剛長成的少女一樣,穿戴著圣潔的盛裝,張開一雙美麗的大眼,從層層簾幕的高閣庭院中探出頭來看山外景致,并信步走出來欣賞一路沿途的風光。她一邊走,一邊微笑,一邊靜思默想。
十三四歲的小女孩過早的開始做起了灰姑娘的美夢,希望不久的將來,將有一位白馬王子降臨身旁,帶著這個甜蜜的夢一路暢想著、迷惘著……
有個朋友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對于經(jīng)典,不是問你有沒有讀過,而是問你讀過了多少遍。
十年后的現(xiàn)在,閑暇之余,再次回顧經(jīng)典,重溫《簡愛》。這個被譽為經(jīng)久不衰的古老童話在記憶的封塵里只殘存著灰姑娘的浪漫的模糊印象,要說說簡愛,只能重新認識她。人哪,真是太容易忘記了,哪怕是曾經(jīng)帶給你震撼的東西!同樣的事物,二度去面對它,心境自然不一樣了。這正符合了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的“人不能兩次踏過同一條河流”的哲學原理。就連讀同一本書,我竟也不能如同少女時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地去創(chuàng)造機會如饑似渴的閱讀欣賞她,也不想根據(jù)社會和時代背景來賦予她什么代表性的重大意義,而是純粹想透過文字來閱讀分析她----一個女子。
簡愛,因為父母雙亡,被寄養(yǎng)在舅舅家,然而跟她有血緣聯(lián)系的舅舅很快也病故了。
童年,在蓋茨黑德府里她是以一個孤女的身份生存著,雖然被稱為“小姐”,但實際上比女傭還沒有資格留下來。表姐瞧不起她,表哥毆打羞辱她,舅媽把她關(guān)進了死過人的“紅房子”,她的反抗被視為是品行不正,喜怒無常,還頗愛撒謊,十足一個低賤的壞丫頭。
洛伍德義塾,這所帶著慈善性質(zhì)的寄宿學校,簡愛在這生活了八年。從十歲到十八歲,可以說簡愛的大部分文學修養(yǎng)及人文素質(zhì)是在這段時間里既定。這里有里德舅媽的幫兇勃洛克赫斯特先生,但更多的是一群善良正義獻身慈善事業(yè)的老師們,對人關(guān)懷備至像米勒小姐,待人善良溫和的譚波爾小姐以及很愛讀書但有點邋遢的彭斯等,從他們身上簡愛應(yīng)該說受到了不少直接間接的影響。很可惜在這段成長經(jīng)歷的敘述描寫上,作者沒有過多的用心靈去思索它。
小說的重點放在了簡愛十八歲成年之后在桑菲爾德府與羅切斯特先生的相識相戀?赡苓@也正是小說能吸引廣大讀者的重要原因,一個平凡的灰姑娘追求平凡的塵世幸福的生活童話,F(xiàn)代言情小說家瓊瑤阿姨在這一塊領(lǐng)地筆耕不輟,受益匪淺,也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簡愛》未嘗不是一部言情的先祖。
在藝術(shù)手法上通過內(nèi)心獨白的形式來及人物行動內(nèi)外結(jié)合的展現(xiàn)女主人公的全部,勇敢、獨立、堅強、自尊,身材矮小但心靈高尚,外表樸素卻心思綿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滿結(jié)局極富浪漫色彩,給人一種灰姑娘般的童話感覺,也使得作品的基調(diào)輕松歡騰,滿足了人們要求和諧結(jié)局的美學愿望。
沒有帶著太多的熱情,卻是以一種同情的理性來審視世界文學畫廊中的簡愛,一個勇敢的小姑娘,一個獨立的女人,一個平凡的女性。閱讀《簡愛》,不再僅僅只在追尋灰姑娘約會和相戀的腳步,而是從簡愛的靈與肉相結(jié)合的愛情觀、平等獨立的人生觀中學會一種積極的人生姿態(tài),女人應(yīng)該這樣生活。
此時,窗外的月亮已經(jīng)靜靜的行之當空,她普灑白光,山姿樹影在濃濃的月色的暈染下越發(fā)裊娜多姿。清風徐來,松翠菊黃,彌漫一片暗香。樹葉兒沙沙作響,遠處傳來蛙蟲鳴唱,細細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