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書讀后感
一個偶然的機會從吉安組工微訊接觸到《紅色家書》,此后每期都會仔細(xì)閱讀。它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再現(xiàn)了歷史。初次品讀,是滿足好奇心,再次讀便是愛上了,一個個故事都是動人的、震撼的,越讀越覺得羞愧,越讀越認(rèn)識到黨員的責(zé)任擔(dān)當(dāng)。
第一篇讀到的是革命伉儷陳覺、趙云宵的故事。兩封催人淚下的書信:一封是陳覺烈士就義前給妻子趙云霄的訣別信,一封是趙云霄烈士給襁褓中的女兒的遺書。還有中國共產(chǎn)黨員的鄧恩銘、“紅槍白馬”女政委、革命烈士“菊妹子”毛澤建等。“卅一年華轉(zhuǎn)瞬間,壯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在你長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我將斃命,不足為奇……但是,人民總歸要做主,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終究要勝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到那天,我會在九泉下開歡慶會的。”這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寫成的書信、演繹的革命故事!
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刻的體會到,革命者最講親情、最講愛情,他們的感情細(xì)膩、真摯,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關(guān),仍惦念著自己最親最愛的人。他們在最好的年華里為人民當(dāng)家作主而不懈奮斗,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在生命凋謝的時候,不忘自己是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不忘自己的使命,對革命的成功、事業(yè)的成功充滿信心。
他們的崗位是平凡的,英雄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離我們很遙遠(yuǎn),榜樣其實就在身邊。為了新中國的到來,無數(shù)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換得中華人民安定幸福的生活。幸福、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感謝《紅色家書》,在這樣的時刻,警醒我們,牢記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感謝《紅色家書》,為我們樹立榜樣,讓我們有勇氣重新整裝出發(fā)。
《紅色家書》,一個個鮮活的革命者,告訴我們,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越是荊棘滿路,就越需要我們?nèi)ラ_拓;越是困難當(dāng)頭,就越需要我們身先士卒,以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品讀《紅色家書》,不僅是了解歷史、豐富生活,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它凈化了我們的思想,增強了黨性,激發(fā)了我們的工作熱情。作為一名工作在基層的共產(chǎn)黨員,不僅要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珍惜自己、愛護他人,更要懂得影響身邊的人,帶領(lǐng)人民群眾向著幸福新生活奮斗。
品讀《紅色家書》,讓我們深刻理解共產(chǎn)黨員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強烈的集體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只有這樣,才能遵守我們?nèi)朦h時許下的諾言。聚沙成塔,滴水成海,雖然我們在公路部門平凡的崗位,但只要我們立足崗位,兢兢業(yè)業(yè),勇于奉獻,未來的公路一定會越來越暢通,越來越智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中國夢終會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