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600字
同學們,想必你們一定看過《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吧!魯濱遜在荒島上戰(zhàn)勝了各種困難,憑借頑強的意志活了20xx年!他是英雄的代名詞,是我的偶像,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魯濱遜特愛航海,因一次事故,船員死亡,魯濱遜幸存,被流落荒島;之后用船上的物資,搭起了樹屋,建了一圈圍欄,他之所以用槍打獵,是因為食物稀少;到最后就下了“星期五”,有農(nóng)場,有羊圈,有羊奶喝、羊肉吃,還憑借聰明才智,把一位船長救下了,返回英國。
他十分堅強,對生活充滿希望。記得有個情節(jié)是:魯濱遜造了艘船在海灘上,可就在趕去的時候,“星期五”掉進了一個地洞,一顆樹木壓在他身上,洞窟窿一直在溢出海水,這是漲潮的預(yù)示!魯濱遜頓時手足無措,跳下去挪開那棵沉重的樹木,可這一定是徒勞的。海水越升越高,“星期五”立馬叫他去海岸,不然船會沖走的。魯濱遜看了看洞口,望見了樹藤,情急之下想出了辦法,救出了朋友“星期五”。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迎難而上,堅定不拔,樂觀勇敢,我佩服他到了五體投地的程度,我們應(yīng)當學習他的精神。不然我始終在父母的羽翼保護之下,未曾經(jīng)受任何磨煉,不會去努力向上,還整天抱怨誰的錯,誰的對。我覺得學習不應(yīng)局限于課本之中,我們要在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生活常識與生存本領(lǐng),武裝自己的大腦,成為社會的頂梁柱,不做世界的蛀蟲。
去野外求生和在自然災(zāi)害下生活差不多,比如汶川地震,面對災(zāi)難,人人團結(jié),井然有序,顯然并沒被災(zāi)難達到,災(zāi)區(qū)人民一起團結(jié)奮進,重建家園;那些失去手或腿的人,飽經(jīng)風霜,靠著頑強的意志活出比平常人更燦爛的人生;他們那頑強不屈,臨危不懼的精神不就是魯濱遜所具有的嗎?
魯濱遜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自己頑強不屈、迎難而上、樂觀勇敢的精神,為我譜寫了一段美妙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