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大寨展覽館之感
站在大寨門口向里看,感覺大寨不像人們說得那么好,臉上顯得非常不滿。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著對我說:“這里的確不是多好,但這里是大寨500口人民親手修建的。大寨人民的傳統(tǒng)就是:奮發(fā)圖強(qiáng),自力更生。要想知道這里為什么這么出名,還是請你自己去看看吧!”他的手指著山上的展覽館。
我猛跑上山,走進(jìn)展覽館。這里分三間屋,第一間里是大寨被洪水沖毀后,人們剛剛準(zhǔn)備修建大寨的情景。里面展著那時候大寨的照片和人們穿的衣服。那時,大寨還是荒山野嶺,是一片貧瘠的土地,沒有一幢房子,是一張不起眼的照片。人們穿的衣服、鞋和襪子都擺在陳列柜里。衣服上補(bǔ)著一個個破爛的補(bǔ)丁,袖口都托線了。鞋子前頭被腳趾頂破了,鞋底也透氣了、襪子有的打著補(bǔ)丁,還有漏洞的也在陳列柜里。這是爸爸說:“洪水沖毀了整個大寨村。陳永貴爺爺帶著村民們開始重建大寨!
第二間屋是人們建了一段時候后的照片,人們穿的衣服和修建用具,那會兒,山上已經(jīng)有了小破房子了,田地基本上已經(jīng)整好了,像一層一層的階梯都在照片上。人們穿的衣服也好多了,沒有大筐子、鐵錘子、耙子……這些修建用具,也都擺在陳列柜里。爸爸又講:“是陳永貴爺爺帶著村民們白天修田,晚上蓋屋。白天,男人們在田里干活,女人們做好飯也去干活。人們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修建著!
第三間是大寨的新貌,也就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這間屋里有照片,獎狀和大寨特產(chǎn)。山上種了松樹,修了旅游景點(diǎn),還修了大橋和小二樓,這些照片上都可以看到。大寨還得了許多獎狀,有先進(jìn)單位、十佳單位、文明村莊、文明學(xué)!惲泄窭锓胖衩住⒚夯、梨、酒……,這些都是大寨的特產(chǎn)。爸爸又說:“這都是村里人奮發(fā)圖強(qiáng)、自力更生,不怕苦、不怕累,一代代干出事來,他們時刻完善自己的村莊,現(xiàn)在他們生活的非常幸福!
我的家人開玩笑說:“拿他一袋玉米,拉他一噸煤,就發(fā)財(cái)了!”而我心想:天上不會掉餡餅,有一份耕耘,就會有一份收獲。有今日的艱難困苦,就有明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