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游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新加坡玩。
早上,七點鐘我們就坐車去白云機場。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就到了白云機場。很快我們就上了飛機。三小時后飛機就降落到了新加坡的舊機場。新加坡的舊機場不是很大,但挺漂亮。下了飛機后,我們坐車去參觀新加坡的標志—魚尾獅。30分鐘后我們就到達了魚尾獅公園,聽導游說‘魚尾獅的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則象征古城單馬錫,并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fā)展起來的! 魚尾獅公園對面就是新加坡著名的歌劇院。外表像兩個大榴蓮,讓人有種想吃榴蓮的感覺。參觀到這里今天的早上旅程就完畢了。晚上,我們住在圣淘沙島。吃完飯后,我們就去看音樂噴泉。音樂噴泉(musical fountain)是圣淘沙奇觀之一,水花隨著音樂和雷射光,曼妙起舞,充滿了生命力,還有以水柱形成的銀幕,并以雷射聲光投射演出的迷你的劇情。這個噴泉位于渡船碼頭前,寬廣的噴水庭園內(nèi)一角。音樂噴泉的表演為時30分鐘,以魚尾獅的傳奇為表演的主題,有魚尾獅蘇醒表演,數(shù)萬道激光讓魚尾獅的眼睛閃閃發(fā)亮,還能聽見魚尾獅的怒吼呢?赐暌魳穱娙螅覀兙腿ビ未,25分鐘后就到了碼頭。一會兒,我們就上了船,這船不是現(xiàn)代的船,而是復制1XX年前的船。我們一上船就聽到有人在介紹新加坡河。她說:“新加坡有一條非常特殊的河,那就是新加坡河,它是一條海水沖涌出來的河,自河口安德遜橋到金聲橋,長約4.1公里,盡頭是一條大溝。新加坡河沿途經(jīng)過12座橋,兩岸有許多名勝古跡。新加坡的歷史、經(jīng)濟及社會文化,都是沿著這條河流發(fā)展壯大起來的。 說這條河是早期新加坡的經(jīng)濟動脈,或是繁榮的起點,主要指的是它和轉(zhuǎn)口貿(mào)易的關系,獨立以前,新加坡的工業(yè)基礎薄弱,經(jīng)濟主要依賴轉(zhuǎn)口貿(mào)易,新加坡河就成了新加坡最主要的經(jīng)濟動脈,當時的貨物是由遠洋來的大貨輪,從海上卸到駁船,再由駁船沿著新加坡河,存在兩岸的倉庫里。當時,新加坡人的收入中75%,可以說就是來自于這條河。 新加坡河其實頗為短小,可是它的出口就是新加坡海港,并且面向印尼群島,東南亞各地以致于東西方航運的船只,都要經(jīng)過新加坡河口,這樣一來,新加坡河口自然成了一個貨物集散地。 1819年,萊佛士在新加坡河登陸,就預見新加坡適合發(fā)展轉(zhuǎn)口貿(mào)易的經(jīng)濟潛能,于是,把新加坡開設為自由港,由于豁免進口稅,貨物價格低廉,各地商人都樂意前來進行貿(mào)易活動。
1821年,到新加坡停泊的船已有3千多艘,大大促進了轉(zhuǎn)口貿(mào)易的發(fā)展,1823年,貿(mào)易總額達到1,300多萬元,新加坡就成了一個繁忙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來到了新加坡河,在兩岸建了很多房子,一些是出入口商行,華人稱為“九八行”,一邊建的都是倉庫,對岸就是他們辦公的地方。新加坡河沿岸建起數(shù)以千計的各國商行,可謂萬商云集。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別是建國以后新加坡經(jīng)濟已經(jīng)轉(zhuǎn)型為以工業(yè)為主的經(jīng)濟,新加坡河岸的繁榮也告時過境遷,新加坡政府于是擬定一項翻新發(fā)展計劃,把新加坡河變成一條旅游的河。今天,新加坡河已經(jīng)改頭換面,昔日污染的河水經(jīng)過了凈化,保留下來的舊建筑物都經(jīng)過翻新,河岸邊的百年老店屋和貨倉則被改造成娛樂、飲食、休閑和商業(yè)服務場所,不斷美化的兩岸,使本地人和游客流連忘返。 市區(qū)重建局耗資1,600萬新元興建的新加坡河畔林蔭道已經(jīng)開幕,新加坡國家發(fā)展部長馬寶山表示,新鋪設的林蔭道將提供另外8,000平方公尺面積,供設立露天餐座和露天小吃亭,進一步將這世界知名的獨特的飲食、消閑和娛樂之地發(fā)揚光大。這條行人林蔭道長6公里(兩岸各3公里),寬10到15公尺,從新加坡河口一直延伸到金聲路。建造工程始于1992年,包括新建三座行人橋和修復渥橋、李德橋。此外,當局也在橫跨新加坡河的汽車天橋下興建地下行人道,讓人可以通暢無阻地往來于駁船碼頭、克拉碼頭和羅拔申碼頭。 昔日新加坡河上典型的運輸工具--駁船,如今已變成接載游客作“新加坡河之旅”的工具,沿河經(jīng)過的景點,包括舊國會大廈、皇后坊文物館、?祵幈尽⒖死a頭、駁船碼頭、魚尾獅公園、萊佛士坊等等。 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碼頭,1860至1870年代曾是造船和修船的中心。碼頭東面有?祵幧,相傳這里曾是蘇丹的王宮所在,萊佛士登陸后,他的官邸曾經(jīng)設在這里。當駁船往南面朝河口行駛時,游客可以在東面看到即將作為新聞藝術部的禧街大廈。這座建于1934年的大廈,原為警察局。接著,駁船會通過哥里門橋和靄仁橋,來到南岸的駁船碼頭,在1983年遷離新加坡河之前,這里每天上演著起貨卸貨的忙碌情景。如今,這里的數(shù)十座貨倉和辦公室已改為多元特色的餐館和酒吧,翻新后的店屋同背后的現(xiàn)代化摩天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并成為附近金融區(qū)職員和外國旅客夜晚最愛光顧的消閑去處。 駁船碼頭對岸,原是英國殖民地政府的辦公地區(qū),目前還保留下來的代表性建筑物有舊國會大廈(更早時期的法院大廈)、皇后坊和維多利亞劇院和音樂院(19xx年為市議廳)。其中,皇后坊和舊國會大廈之間沿岸地帶豎有萊佛士爵士的白色雕像,一般相信他應該是從這里上岸的。 然后,駁船會通過加文納橋和安德遜橋。安德遜橋旁便能看到新加坡旅游業(yè)最為人熟悉的標志——魚尾獅公園和它背后的浮爾頓大酒店,浮爾頓大酒店的前身是1924年建成的郵政總局,后來它成為新加坡郵政總局和其他政府部門的辦事處。離浮爾頓大酒店不遠就是俗稱“紅燈碼頭”的克利福碼頭。駁船來到碼頭外的濱海灣后,調(diào)頭可開到克拉碼頭去,這里是欣賞新加坡金融區(qū)景色的理想角度。游完船后,今晚的旅程也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