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缺失作文素材
上述論者說“關(guān)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不知道什么意思。推想起來,也許是教育和呼吁,還有表揚見義勇為者之類吧。煙臺老人手舉200元人民幣求助,十目所視,此時上前相助,被訛的風險應該比較小了。如果以此為據(jù),說明“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必介入,道德完全有能力自救,那是無法令人信服的。
歷史上,我們一直提倡以德治國,要求人們自我修養(yǎng),自我完善,“吾日三省吾身”,“修齊治平”,而不大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不大習慣法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提出了建設(shè)法治社會的目標,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應該承認,法律在許多地方還是空白,尤其是在被認為小事而偏偏事關(guān)道德的一些方面。比如公共綠地里的銀杏熟了,有人公然拿了長竹竿在打,打得地上滿是葉子卻沒人管。又比如綠地里的馬蓮草,有人公然把它的葉子一大把一大把地掐下,拿回家去也沒人管。因為在這里法律是空白,道德也就成了戕害的對象,彌漫開來的是不道德:公共的東西是可以據(jù)為己有的。如果有關(guān)方面對此加以立法,而且責成有司以法管理,誰竊取公物,就懲罰誰,竊取者就會有所戒懼,道德就有了依靠,就有可能長大成人。
結(jié)論是:為了培植和維護中國社會道德,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lǐng)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