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誠實的作文開頭
記者翻開鐘雪的“陽光支票”本,支票有開給老師的,也有開給同學的,甚至還有開給學校守門大爺?shù),上面工工整整地寫?ldquo;衣服自己洗”、“每周六為同學輔導一次作業(yè)”、“再也不亂扔廢紙”等承諾,每頁支票分為票據(jù)和存根,上面分別列有接收人、有效期、支付內(nèi)容、出票人簽名等條目。
據(jù)了解,在這所小學,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本精美的“陽光存折”和“陽光支票”。當孩子們有事想和父母、老師或者同學約定時,開張“支票”寫下承諾內(nèi)容,并蓋章交給對方保管,督促自己或別人兌現(xiàn)。在雙方商定的有效期限內(nèi),如果開票人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接收支票的人在支票上簽字并寫上評語,開票人便可以在自己的“陽光存折”里得到10分。
校長劉曉梅告訴記者,為了使“陽光支票”不流于形式,學校設立了“陽光銀行”,建立了相關制度,每周對學生踐諾的情況進行登記,以此為依據(jù)評定學生的誠信度,根據(jù)誠信度等級評尋誠信精靈”、“誠信之星”和“誠信小天使”。學校還將與相關服務單位聯(lián)系,讓獲評的學生享受圖書借閱、購書、購買文具、游玩等打折優(yōu)惠服務,使“誠信”變得“有價”,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評熱情。
每一個角落,都是“誠信教育”的場所
11月20日上午8時30分,贛州市濱江一小五年級班主任周淑叢走進標有“誠信考潮的教室內(nèi)分發(fā)完試卷后,退出教室回辦公室備課。在沒有老師監(jiān)督的考場里,一片寂靜,只能聽到學生埋頭奮筆疾書的聲音。
時間到了,周淑叢返回考場,收起學生試卷。一場沒有老師監(jiān)督的考試圓滿結束。
剛剛走出“誠信考潮的五年級學生曹鍇興奮不已,這是他第一次進入“誠信考潮考試,他高興地說:“這可是我經(jīng)過半個多學期的努力爭取到的資格。我能進這個考場考試,說明老師對我很信任,我感到很驕傲。”
校長朱芳告訴記者,學校開設的“誠信考潮,并非每個學生都能進入,必須由學生申請、班級根據(jù)誠信表現(xiàn)提出意見、學校進行審批同意后,才能夠在這個特殊的考場參加考試。
何止“誠信考潮,學校幾乎把每一個角落都建成了“誠信教育”的場所。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別具一格的“誠信交流站”,里面設有書友小天地,玩具交流站和失物驛站。書籍和玩具由老師、學生捐贈及學校提供,學生捐贈的玩具和書籍一至兩周后捐贈者可以把捐贈物帶回家,也可長久捐贈。由學生自己推選講誠信的學生擔任,掛牌上崗,負責“誠信交流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一周輪換一次。“我把自己的書和玩具捐獻出來后,就可以在這里看到更多好看的書,玩更多我很喜歡的玩具了。”二(4)班學生李娟高興地告訴記者。
剛開始,一些學生會偷偷地把玩具和書籍帶回家或損壞,學校對此沒有采取正面批評這種簡單的辦法,而是通過誠信交流站中的誠信回音壁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提醒。例如在“誠信回音壁”上提示:“讓書籍、玩具回家吧!”,“這里沒有老師的監(jiān)督,只有誠信的鏡子”,“請你愛護、珍惜這里的一切,看過的書籍、玩過的玩具及時歸還!”
失物驛站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誠信的平臺,撿到他人物品的同學把東西交給驛站,會詳細登記是誰撿到的物品,并把它存放在一個開放式的小柜子里,丟了東西的同學找到就可以簽字領回自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