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包容的作文800字(2篇)
包容(11)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兩匹馬同行,一匹將另一匹的脖勁咬傷了,結(jié)果被咬的反而主動安慰因咬傷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馬。故事雖小,卻揭示了大地間動人的品德,那便是包容。
寓言中動物的包容是以德抱怨,佛教中彌勒的包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怎樣來理解包容呢?其實,包容是一種境界。
包容如水。
通常的“包容”即原諒他人一時的過錯,不耿耿于懷,和和氣氣地做個大方的人。包容如水的溫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時的故視,使人們冷靜下來,從而看清事情的本來緣由。同時,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馬理智地選擇了包容,最終兩者和好如初試想一下,倘若它針鋒相對,以同樣的的方法還擊對方,那么除了兩敗俱傷,頭破血流之外,還能帶來什么呢?因此可以說,寓言中的國馬其實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抱怨”。
包容是詩。
包容是一首人生的詩。至高境界的包容,不僅僅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處理上,而是升華為一種對宇宙的胸襟,對人生如詩般的氣度。包容的涵義也不僅限于人與人的理解與關(guān)愛,而是內(nèi)心對于天地間一切生命產(chǎn)生的曠達與博愛,寓言中的馬無法到達這種境界,而這種境界對于人類卻是如此的真實和深刻。
為生活的平淡與多舛而心存積隙的人呵,請你選擇包容吧。這絲毫無損于你的尊嚴,反而有助于人們在漫長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包容的思想境界,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包容也是一門生活的藝術(shù)。
當然,包容同“方以律己,圓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包容,而是懦夫。“圓以待人”,也得先看對象。包容不珍惜包容的人,是濫情;包容不值得包容的人,是姑息;包容不可饒恕的喪盡天良的人,則是放縱。所以,包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門學問。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發(fā)生的決不是兩匹馬這樣簡單的事。生活,往往紛繁,又常常平淡。正因為包容如水,使紛繁經(jīng)過過濾變得純凈;正因為包容似火,使平淡通過鍛燒日趨鮮明;更因為有這詩般的包容,才賦予人生以藝術(shù),賦予生命以永恒。
包容(2)
時隔十七年,美國本土的“十七年蟬”又躍上了枝頭,放聲高歌。人們也許無法忍受這突如其來的躁動。而一位評論家曾說:“誰又能阻止這些在黑暗中等待了十七年的生命,在陽光下為生命歡歌呢?”
一
時間:美國發(fā)動的越戰(zhàn)期間地點:越南的某個村莊
美國大兵杰克是美軍陸戰(zhàn)隊的一員,由于美國陷入越戰(zhàn)之中無法自拔,杰克已經(jīng)多年不見故土、親人。
一次巡查之中,杰克的分隊受到越軍的突襲,杰克因負傷脫離了隊伍,受到越軍的追捕。杰克在叢林的掩護下倉皇逃竄,跑著跑著沒了道路,前面只是一座已被收起的吊橋。杰克心中頓時感到了生命將盡的恐慌。此時,一個十六七歲的越南小男孩出現(xiàn)在吊橋的另一頭。“舉起槍,脅迫他放下吊橋,該死的越佬!”杰克心生一計,可在他舉槍之前,小男孩卻放下了吊橋。無暇多想,杰克立即沖了過去。他接近了小男孩,手中仍舉著槍。小男孩瑟瑟發(fā)抖,只是在說:“我想你活著!”杰克仿佛看到了弟弟在給自己祈禱的面龐……之后,杰克因負傷被遣送回國,正是1970年十七年蟬枝頭高歌的日子,這歌聲在杰克心中是如此甜美。
二
時間:xx年地點:伊拉克某城市
杰克的兒子杰瑞穿上了軍裝巡邏在伊拉克的土地上,他不顧爸爸的反戰(zhàn)情緒身臨這片戰(zhàn)爭的土地,目睹了多少生命的逝去。他漸漸搞不清來時的初衷,變得迷惘不已。當他舉起槍面向一位偷襲他們的伊拉克少女時,卻怎么也扣不下扳機,腦中只是浮現(xiàn)著爸爸曾經(jīng)和他說起的當年爸爸回家時的模樣。瞬間,爆炸聲已響,杰瑞倒在了血泊中。當杰瑞的骨灰送到杰克手中時,十七年蟬又在高唱,唱得杰克辛酸、落淚。
面對生命,十七年蟬唱出了它無比的熱愛之情。人類對這種“噪聲”給予了包容,是源自對生命的熱愛,而人類自己卻作出了最愚蠢的選擇——戰(zhàn)爭。杰克因越南男孩的放生學會了對生命的包容,杰瑞卻因為對生命的包容喪失了生命:一切起源于戰(zhàn)爭!十七年蟬之歌,生命之歌,反戰(zhàn)之歌,包容之歌!
撥開戰(zhàn)爭的烏云,讓包容還生命一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