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功的作文700字(2篇)
中學生演講稿:成功的秘訣—永不放棄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班的,今天我在國旗下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成功的秘訣—永不放棄》。
轉眼間,半學期在我們忙碌的身影中匆匆閃過。期中考試結束了,雖然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它卻是比較客觀地反映出我們著段時期的學習狀況。它猶如一個標點符號為這半個學期的學習作了一個收尾,或殘缺,或圓滿。都一是個事實不可改變。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同樣渴望歡樂,追求成功。但現(xiàn)實總是夾帶著挫折、不幸困擾著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像暴風雨似的襲擊而來,常常會給每個人的心里投下濃重的陰影,于是我們想到了放棄,想到了聽天由命。
正如泥采所說:高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斜坡。有人在逆境中奮起,獲得了成功。也有人沒有勇氣去正視人生,沉淪下去。然而,生活是位嚴肅的長者,他決不會可憐懦夫,相反,只會歡迎那些面對挫折,永不言棄的人。
在我國明朝時期,史學家談遷曾經(jīng)歷二十多年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作,終于完成了明朝編年史《國榷》。然而事事難料,一天夜里,小偷進入他家,竟偷走了鎖在竹箱里的《國榷》原稿。多年的心血轉眼間化為烏有。對任何來說都難以承受,但已年過六十的談遷并沒有被挫折打倒,而是很快從痛苦中站了起來,下定決心再從頭撰寫這部史書。試想,如果當初談遷選擇的是自暴自棄,那么世界文壇恐怕就會少了一部巨著。
世界上沒有絕對平坦的路,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同學們,現(xiàn)在除了努力奮斗,我們別無選擇。奮斗中允許有失敗,但不能喪失戰(zhàn)勝失敗的勇氣,奮斗中允許有淚水,但不能像決堤的河水綿延無休。
學會堅強,具備一份永不放棄的信念,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讓我們帶著這份信念,駕駛著人生之船戰(zhàn)勝驚濤駭浪,駛過激流險灘,共同到達成功的彼岸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壓力,通往成功之橋
世人渴望成功,但面臨壓力,許多人都會退避三舍,紛紛揚帆去尋找另一個“勝利”的渡口,殊不知這是“臨淵驅魚,向叢驅雀”,殊不知壓力其實是一座架于成功與平庸之間的便橋!為什么?且聽筆者的一番分析。
壓力是什么?是螞蟻身陷火境,但最終它們眾蟻脫險;是羚羊面臨懸崖,但最終它們斑羚飛渡;是白鶴鳥瞰深淵,但最終它們?nèi)胡Q翔空。壓力意味這什么呢?——苦?Х仁强嗟陌,但西方人贊不絕口。茶是苦的吧,但東方人視為己友。壓力似乎并不是學生專有的怪圈,它儼然也能讓人取悅一時。事實上壓力的降臨并非是上帝在有意愚弄世人,而是蒙于“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初衷。
壓力催化人的意志,蕩擊了人的潛能,這道獨好的風景只有智者才能洞悉到。試想一個人在黑暗中探索勢必會有一股強勁的壓力,在這股壓力的刺激作用下定然會需要另一股內(nèi)力與之抗衡,自然而然,人的毅力、韌性、各種內(nèi)在尚未開發(fā)的潛在,有時充當了這一角色,自然而然,在長時間的磨礪中,一切能得以外現(xiàn),個人的素質沖破了平庸的桎梏,因而孱頭也能變作兇猛的闖將,庸者也能超凡脫俗。
游弋泱泱歷史之海,側耳聆聽天下士之成功警言:曹雪芹說,是天堂地獄般的變故使他倍加努力的投心紅樓,是壓力之橋使得《紅樓夢》誕生。司馬遷說,是宮刑讓他覺悟世事,激起他的創(chuàng)作心潮,是壓力之橋使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問世。嚴文井說,是四次落榜讓他立志做一文學家,是壓力之橋使他闊步走向成功。盲人埃里克說,是自身的缺陷讓他創(chuàng)造了征服珠峰的奇跡,是壓力之橋讓他抵達了珠峰之顛。
壓力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成功,讓我們直視壓力,在壓力這座橋上飽覽世間成功的畫卷。同學們,讓我們把壓力化作動力,打開成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