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助人為樂作文精選
范文一:
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閃光點,亦是做人的道德。助人為樂,是正直善良的人懷著道德義務(wù)感,主動去給他人以無私的幫助,并從中感到幸福愉快的一種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我國古代先賢們有許多關(guān)于助人為樂、成人之美的處世格言,如“ 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后已”,“趨人之急,甚于已私”,“憫濟人窮,雖分文升合亦是福田;樂與人善,即只字片言皆為良藥”。
兩千年前墨子就倡導:“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其意思是說,對別人有利的事,即使從頭頂?shù)侥_跟都受到損傷,也要干。這種精神發(fā)揚到現(xiàn)在,就是我們所提倡的“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助人為樂要有一種忘我的奉獻精神,并要把它貫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為為人處世的一種準則。當見人遇風險時,要先人后已。
《三國志·蜀書》中有句名言:“ 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們,臨危不懼,見義勇為,這是助人為樂最高思想境界的體現(xiàn)!妒勒f新語》上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華歆、王朗二人一起乘船避難。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幸而船上還有空余,為什么不許可呢?我們要多做幫助人的好事才對。”這個人上船后不久,就聽到后面殺氣四起,原來是盜賊追來了。只見盜賊離船越來越近,在這事態(tài)險惡之時,王朗想拋棄后來的這個人,可是華歆說:“我原先之所以猶豫,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既然已經(jīng)接受他的請托,怎么可以因為形勢危急而見死不救呢!”最后,他們終于使那被盜賊追趕的人獲救。
范文二:
為善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付出”;而最樂呢?那就是當我們看到別人快樂時,心里也覺得溫暖,那種快樂是用再多金錢也買不到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記得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我在公車上看到一名乘客正因為忘了帶零錢不能下車而煩惱,一位小姐看到了立刻從她的錢包裏拿出錢出來幫助他,令對方感動莫名;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爺爺正要過馬路,但他因為行動不方便而差點跌倒,幸好有位好心的先生馬上過去扶他,讓我看了很感動。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為善最樂的例子還真是不勝枚舉,相信大家都記得一位賣菜的阿姨:她每天辛苦的賣菜,卻還能從微薄的收入中撥出一些錢來救助其他的人;還有棒球明星王建民,雖然名滿天下,但他還是謙卑為懷,捐出部份收入來做公益,讓大家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擁有數(shù)億身價,住著高級豪宅就會快樂嗎?穿金載銀,出門以高級轎車代步,就能擁有幸福嗎?也許會!一開始的時候會有一種興奮的感覺,但是這都是短暫、曇花一現(xiàn)的。因為他們擁有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并不是從內(nèi)心感到真正的滿足與快樂;相反的,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這些有形或無形的布施,卻能讓受益的人打 從內(nèi)心感激,也能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因為真誠的善行善念可以帶給我們實在的幸福感。
“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雖然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過的平平凡凡,但是我們卻能從平凡的助人行動中擁有真正的快樂,因為“為善最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