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舉起手來》有感--祖國高于一切
“必須經(jīng)過祖國這一層樓,然后更上一層樓,才能達到認列的高度。”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的這句話。我在今天看過《舉起手來》這部電影后,才明白其中深刻的哲理
電影講了日本侵略中國時,受到中國人民的頑強的抵抗,吃盡了苦頭,贊揚了中國人民的無窮的智慧與高尚的愛國情操?钸^這部電影后,不讓我明白了愛國是做人最起碼的品質,還讓我想了很多
“黃金誠然可貴,但是生氣蓬勃、勇敢的愛國者卻比黃金更為可貴。”林肯總統(tǒng)的一句話充分說明了,愛國者是多么偉大。從古到今愛國者說不勝數(shù)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成為了千古絕唱。他那位過寧死不屈的感人事跡,也感染了許多炎黃子孫,是他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愛國思想。錢學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949年當?shù)谝幻嫖逍羌t旗在北京天安門升起時當時美國的超音速試驗主任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
他決定回國用自己的轉長為任命做貢獻,于是他辭去了職務,辦了回國手續(xù)可就在打算回國的前兩天。錢學森被美國移民級規(guī)劃局的人抓走了拘留所。因為錢學森的專長與國防有關。這樣的人才,美國怎么能發(fā)他走呢?在拘禁15天內(nèi),錢學森沒有一天不思念祖國的。終于在1955年10月18日經(jīng)過美國友好人士與周總理的幫組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國。距離不再遙遠。困難永不恐懼。這一切都源于一顆閃著金黃的愛國心。
抗日時期,中國已經(jīng)四分五裂,而蔣介石卻想著內(nèi)戰(zhàn),不想抗日。就著這個緊急時刻,東北軍的首領張學良將軍入峽時看到這個情況心急如焚,只好將委員長蔣介石比他抗日,這就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有名的“西安事變”從此以后國民黨與共產(chǎn)黨齊心協(xié)力終于將日本軍隊趕回了東洋老家。張學良的名字也名垂青史,為什么張學良能人們這樣稱贊呢?主要就是因為張學良將軍能把國家的事當自己的事真正的做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關鍵時刻張學良為了整個國家的安寧,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社會的安定。張學良不顧個人的安危,勇闖龍?zhí)痘⒀ā3浞煮w現(xiàn)了張學良將軍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
最后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朗讀聞一多先生的話吧:“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跨進大門!”我們是炎黃子說,在那里都不能忘“祖國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