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人生三態(tài)”導寫及例文
【作文題目】:
水有三態(tài),人生也有三態(tài)。水的狀態(tài)是溫度決定的,人的生活狀態(tài)也是自己心靈的溫度決定的。假如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的溫度是0度以下,那么這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就會是冰,他的整個人生世界也就不過他的雙腳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tài),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態(tài)下的水,它能奔流進入大海,但他離不開大地;假如一個人都對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熾熱,那么,他就會成為水蒸氣,成為云朵,它將飛起來,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將和宇宙一樣大。
你對這則文字有何感悟?請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①人說人生有三態(tài),一種是圓者、一種是方者、一種是三角者。
圓者,處事圓滑,胸無大志,意志不堅定。方者,正大光明,浩然正氣,不愛于變通。三角者,棱角分明,鋒芒畢露,容易傷人。
、谌松龖B(tài):悲觀,樂觀與達觀。
悲觀的人在山腳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徑,樂觀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達觀的人在山頂看世界,看到天廣地清。
悲觀的人說:人生像一杯苦酒,清濁均苦澀,樂觀的人說:人生像一杯美酒,點滴皆芬芳,達觀的人說:人生像一杯清泉,冷暖都清涼。
悲觀的人看到花謝的悲傷,樂觀的人看到花開的燦爛,達觀的人看到花果的希望。
悲觀的人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樂觀的人見到人生的甘甜喜樂,達觀的人見到人生的春夏秋冬。
悲觀的人嘆人生步步走向死亡,樂觀的人贊人生步步邁上尖端,達觀的人悟人生步步回歸自然。
悲觀的人趨向陰暗一角,樂觀的人迎向光明一面,達觀的人寵辱不驚。
悲觀的人埋怨風向,樂觀的人等待風向,達觀的人調整風帆。
悲觀的人用加法生活,平添勞苦,樂觀的人用減法生活,減少憂傷,達觀的人用除法生活,分享喜樂。
、坳P于人生的境界,許多哲人都曾給出解釋。馮友蘭先生將它劃為四個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由低到高,一個人如果了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宇宙整體,并自覺地為宇宙利益做各種事的話,那就進入了天地境界。用當今的時髦說法就是達到了人與自然融合,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這四種境界,在我心里總感覺像是四層的佛塔,塔頂的世界曲高和寡,大音稀聲。蕓蕓眾生更多的居于一、二兩層,在自然的生存,功利地做著事情。渺小的我們便試圖經營著自己生活的境界。
由生存到生活進而生趣,這應該是最簡單的最可行的境界了;钪鸵馕吨N種可能的開始,所以我們感謝賜予我們生命的父母,并將這種恩賜延續(xù)給我們的孩子。不可輕視每一個生命的個體,生存的權利與生俱來。于是我們開始關注一朵花,一棵草,共同經歷花開花敗,草榮草枯;關心一只小螞蟻,一只花蝴蝶,共同感受生活的忙忙碌碌,汗水與甜蜜。當我們習慣用敬畏的心,感恩的心,欣喜的心對待周圍的時候,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情趣。
水有三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水的狀態(tài)由溫度決定。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假如一個人對待人生的溫度是0度以下,那么他的整個世界就是冰,寒冷而局促,沒有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他的人生世界也就不過他雙腳站的地方那么大,我們只能遺憾地發(fā)現(xiàn)他僅僅存在著。假如一個人對待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態(tài),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態(tài)下的水,他可能是“黃河之水天上來”,也可能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可以是山泉丁冬,也可以是百川灌河,但,他離不開大地。因此,我們再假設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是100度的熾熱,那么他將會有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他會變成水蒸汽,升騰,匯聚成云朵,陽光會給他五彩斑斕的想象,他自由地飛翔,此刻,他不僅擁有著大地,他還能擁有天空,他的世界將和宇宙一樣大。
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不停地推著一塊巨石上山,當他好不容易地把巨石推到接近山頂的時候,巨石又滾了下來。這是西西弗斯的宿命。可是有人看見了西西弗斯聳了聳肩,吹著口哨,步履輕盈地下山去了,他還采了一朵小野花,他對野花說:“你好,陪我一塊推石頭吧!”
生存是嚴峻的,生活是現(xiàn)實的,讓我們用100度的熱情去存活,把我們生命升華成自由的狀態(tài),搖曳多姿,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