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評論寫作訓練
一、 訓練目的
學習思想評論的寫法,掌握評論與讀后感的不同寫法,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比較分析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二、題目
讀下面的材料,然后以《兩兄妹的人生價值觀念》為題,寫一篇評論。
要求:1.就事評理,不要寫成讀后感。
2.字數(shù)在600——800。
3.五十分鐘完卷。
福強玻璃店的新主人
《中國青年報》曾在頭版頭條登載了一個鑲玻璃的小伙——辛福強的事跡。辛福強,常穿著打了補丁的藍布褂,騎著破舊的自行車,載著玻璃箱四處奔波,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甚至免費為他人服務。他的座右銘是馮玉祥將軍的一段話:“要小心,要謹慎,學吃虧,學做人,遇事能忍,生活勤儉;不自夸,不騙人,誠誠實實,厚厚淳淳,乃是根本!彼母呱酗L格,贏得了不少贊譽,帶來了一連串職務,惹來了種種數(shù)不清的會議。不久,他積勞成疾,得癌癥去世。臨終前,仍住在那墻上貼滿“勞模”之類的先進獎狀的潮濕陰暗的小屋子里。
辛福強的妹妹辛麗榮遵長兄遺囑,辦起了“福強玻璃店”,店中陳設氣派,經(jīng)營有方。生意做得很活,但丁是丁,卯是卯,一分錢也要斤斤計較。一年時間,她賺了七、八千元。她準備賺一萬多元還給國家,那是她哥哥生病時的住院費,雖然已經(jīng)報銷了。
她認為“哥哥太單純、太善良”。還向記者坦誠地說:“開買賣就是為了賺錢,但要賺‘良心錢’,不賺‘昧心錢’,在做生意中,我追求公平、認真、等價……我覺得生活不能靠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理論來解釋。”她沒有名譽,沒有職務,但打扮入時,生活較講究,心靈上也沒有負擔。她覺得自己是個“自由人”。她還說:“首先要自己活好,才能更好地為別人!
辛氏兄妹在生活哲學、價值觀念上存在著明顯差異。
三、提示
評論文,是主要運用議論說理的表達方式,對客觀事物或問題進行評價和論述的一種議論文。這類文章著重于就事評事,就事論理,不一定都得觸類旁通地聯(lián)想開去,即或聯(lián)想,也是為了論述所評論的事物本身怎么樣。寫作角度是“我評它”,不必把“我”的思想實際擺進去。往往是重在列現(xiàn)象,分敵我,明是非,定優(yōu)劣,挖根源,剖實質(zhì),指危害或議影響、談前景等方面的分析。對某事物的評述,可就事物本身存在的事理關(guān)系進行縱向分析,如列表現(xiàn),挖根源,剖實質(zhì),指危害、談前景;或如列表現(xiàn),析背景,揭本質(zhì),明意義,談前景。也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從某幾點著手進行橫向比較分析,以明是非,定優(yōu)劣。還可就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圍或不同的時期進行辨證分析。如對“知足常樂”這個成語的評論,既可從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上來肯定它,也可從求知和事業(yè)奮斗上否定它,還可以從改變舊的消費觀念,促進社會生產(chǎn)的發(fā)展上否定它。
讀后感則是以原材料為生發(fā)點,觸類旁通地聯(lián)想開去,寫出自己的創(chuàng)見、感受、得到的啟示,往往把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擺進去,寫作角度是“它使我想到……”雖然也可以就原材料進行評論,但不是文章的重點,只是簡明地評價議論。
思想評論,即以思想問題作為評論對象的文章,旨在提倡先進思想,批評錯誤思想。
如果所給的材料是一句表達觀點的話,要求寫評論或要求根據(jù)原材料立論,寫一篇議論文,在寫法上也有對原材料本身是否進行評價分析的問題。當然后者可以象寫評論那樣寫,但前者卻不能如同后者那樣寫。
《兩兄妹的人生價值觀念》這篇評論的寫作可以重點評議辛麗榮,也可重點評議辛福強,但都應在本文中兼評另一方,把兩兄妹的言行從橫向進行比較分析。以下是本題的參考提綱:
1、辛福強和辛麗榮人生價值觀念上的差異:
①生活習慣的差異。
②經(jīng)營方式的差異。
③經(jīng)營效果的差異。
④兩兄妹在人生價值觀念上的差異。
2、揭示同胞兄妹人生價值觀念產(chǎn)生差異的根本原因:
①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②兄妹二人所處時代不同:辛福強在雷鋒時代成長,辛麗榮在新的歷史時期成長。
3、分析兄妹二人人生價值觀念上的共同點:
不損人,為國家,都閃耀著時代的燦爛火花。
(這是結(jié)論,應引述原材料,具體評析)
4、對兄妹二人的人生價值觀念給予充分肯定:
辛福強是雷鋒式人物,雷鋒精神沒有過時,要發(fā)揚光大;辛麗榮是八十年代自立自強自信的新一代,她的人生價值觀念是現(xiàn)階段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這是結(jié)論,是全文的主要觀點,應以充分的論據(jù)論證這一觀點,切忌只作結(jié)論而無分析說理)
以上是寫讀后評,如果是寫讀后感,則可抓住一點,生發(fā)開去寫自己的感受。參考提綱如下:
1、引述兩兄妹的事跡,寫出其差異,引出論點:
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
2、聯(lián)想開去,以近幾年政治經(jīng)濟改革引起觀念變革的事例或現(xiàn)象論證論點:
①“大鍋飯”市場越來越小,“按勞分配”觀念占主導地位。
②富裕地區(qū)“小手小腳”的消費觀念轉(zhuǎn)向“大腳大手”的消費觀念。
③“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轉(zhuǎn)向豐富多彩式,滿足溫飽轉(zhuǎn)向吃好玩好穿好。
④“知識越多越反動”轉(zhuǎn)向“知識吃香”。
⑤無時間觀念轉(zhuǎn)向“時間就是生命”。
3、照應開頭,指出兩兄妹的人生價值觀念差異是改革中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強調(diào)論點,結(jié)束全文。
四、范文
做人生的“競賽者”
——評述張海迪的人生觀 古浩
對于人生,古往今來,人們做過各種比喻:有的把它比作舞臺,有的把它比作戰(zhàn)場,有的把它比作棋盤,古希臘哲學家華達哥拉斯,則喻其為運動會,并且把抱有不同生活目的、不同追求的人,形象地比喻成四種人:“競賽者”、“經(jīng)商者”、“喝采者”和“看會者”。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在盛況空前的社會主義人生“運動會”上,應該做上述哪一種人呢?八十年代的“新雷鋒”——張海迪,以她震憾人心的實踐作出回答,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張海迪不是象“經(jīng)商者”那樣,在人生的運動會上,只想做生意,撈實惠,謀求一己私利,而是堅定地認為:“一個人活著,不應該為我而存在,應該為人人的需要而存在!
張海迪不是象“喝采者”那樣,在人生的運動會上,只為別人拍手叫好,加油助威,自己卻不上場,不出力,而是以病殘之軀,身體力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竭盡全力為社會盡責。
張海迪也不是象“看會者”那樣,在人生的運動會上,只是東張西望,看看熱鬧,或評頭論足,發(fā)發(fā)牢騷,而是努力迅跑,大顯身手,一百次跌倒,一百零一次爬起來,終于跑到了我們一代新人的最前面。
張海迪是一個“競賽者”,在人生的運動會上頑強拚搏,銳意奮進,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開拓出一條寬廣的人生大道。她對社會做出了無數(shù)健康人所未能做出的貢獻。
偉大的毅力,只是為著偉大的目的而產(chǎn)生。張海迪所以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優(yōu)秀競賽者,最根本的就在于她樹立了共產(chǎn)主義的人生觀,懂得了人生的意義,解決了人為什么活著的問題。她是一個生理上的弱者,生活上的強者,是命運無法征服的人。我們向張海迪學習,就要象她那樣,牢固樹立共產(chǎn)主義人生觀,百折不撓,奮發(fā)向上,以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投入到人生的運動會上,為祖國的四化建設貢獻才智,在拚搏中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簡評這是一篇人物述評。作者以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比喻為題,評述了張海迪的人生觀,歌頌了她在人生道路上的價值觀:她是偉大的“貢獻者”,她是身體力行的“實踐家”,她是百折不撓的“競賽者”。最后作者號召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應象張海迪那樣,樹立共產(chǎn)主義的人生觀,以百折不撓的毅力,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投入為祖國四化建設的拚搏中,為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并以此為結(jié)論。文章論述簡潔,觀點鮮明,語言熱情奔放。
五、參考題目:
1、評“看淡了”種種
2、評“當干部吃虧”
提示:以上兩題屬駁論性評論,評論的對象都是錯誤的觀點,對這些錯誤的觀點應予批評、否定,但要注意充分說理,可采取列表現(xiàn)、挖根源、揭實質(zhì)、析危害的方法分析說理。
3、評“大鍋飯”的劣根性
4、據(jù)報載,今年天津大學新生入學時,校園里有多少新生,就有多少家長。家長忙著給孩子辦理入學手續(xù),打掃寢室,整理床鋪,打水端飯,一群群少男少女卻在校園里悠閑地談笑嘻鬧,旁若無事。不少家長在離校時請求輔導老師:“我們的孩子是抱大的,請你們繼續(xù)抱下去……!闭堃浴丁氨е摺迸c“自己走”》為題寫一篇評論。
5、閱讀潘達同學給編輯部的信,然后請你針對這封信的內(nèi)容代編輯部寫一封回信回答他的問題。
潘達同學的信
今年三月的一天夜里,我們學校放電影,同學們都去看電影了,我自愿留在宿舍值班,抓住了一個盜竊犯。學校領導表揚了我,報紙刊登了我的事跡,我申請入團也正巧在這時被批準了。誰知這一下我卻遭到了一些人的冷遇,幾個好朋友紛紛離我三尺遠;平時關(guān)系不大好的一些同學,對我冷嘲熱諷,甚至在我走路時,都能聽到這樣的話:“躲開,為英雄讓路!”“抓了一個賊就入團,抓兩個恐怕該入黨了!”打掃衛(wèi)生,有人就推給我,“讓英雄來!”還有人晚上故意揭開我的蚊帳:“英雄不怕蚊子咬嘛!”諸如此類,直搞得我頭昏腦脹,無精打采,學習難免受到影響。于是有人說:“瞧,紅花才戴了幾天,就翹尾巴了!蔽艺婵鄲罉O了,有時竟想:“當初不該……”
為什么我做了件應該做的事,竟會遭到如此嘲弄?我該怎么辦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