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真自我,表達真體驗
毋庸置疑,高考作文評分權威人士的作文理念是我們作文訓練必須遵循的原則。華中師范大學新聞系主任、湖北高考閱卷負責人劉九洲先生大力提倡“人性化作文”,要求在作文里“體現(xiàn)個性情感”,“表達生命的體驗”,反對空泛化、模式化和病態(tài)化的“三化”作文,提出“文章要有真情實感,要有‘我’在”,寫議論文若能用自己身邊的事例,寫出自己明白的道理就是好文章,這些論述一針見血,切中流弊,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萬物皆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既可指人的名與字,也可指姓名,還可以指事物的名稱與名號。一個名字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它是一種文化,背后往往有復雜的故事,豐富的學問。但名字終歸是名字,只是符號。在善于包裝得社會,我們不能被華美的名字欺騙而認識不到其真相,我們更不能為了私利而用假名或者美名去欺騙別人。
請以“名字斷想”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得抄襲。
【寫作導引】
該作文題貼近現(xiàn)實,有利于引導考生觀察和思考生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表現(xiàn)真實自我,寫出真實體驗,擺脫講大話空話套話的陋習。
題型是“材料+命題”式的命題作文,材料與后面的命題是一種提示關系,對后面的命題有開拓思路的作用。“以‘名字斷想’為題目”和“以‘名字斷想’為話題”,兩種說法一字之差,卻有本質(zhì)不同,前者是命題作文,題目不能改動;后者是話題作文,可以自擬題目。這個問題看似“小兒科”,考試時卻總有很多人混淆。
“斷想”,意為片段的感想。感想,就是由接觸外界事物引起的思想反應。
“名字”人人熟悉,有話可說,寫作空間很大。可實寫,也可虛寫;可寫姓名,也可寫筆名、綽號、網(wǎng)名、族名、國名、商品名、物名等;可以正面寫,追溯名字的由來,探究名字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編織取名、改名的能給人啟迪故事,肯定名字在當今社會的價值,也還可以反面寫,揭露徒有虛名、名不副實的現(xiàn)象,諷刺冒名頂替、重名輕實的作法等。總而言之,就是要緊扣現(xiàn)實,貼近真自我,表達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