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寫作構(gòu)思與精彩作文
【寫作素材】:
1.清代鴻儒王國維在其著作《人間詞話》里談到:“古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钡谝环N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诙N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钡谌N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2.哲學(xué)家馮友蘭在《新原人》提到的人生四重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3.道家中的“境界”。在道家來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莊子說:“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碧烊吮臼呛弦坏。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guī)范,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xié)調(diào)。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圣棄智”,打碎這些加于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fù)歸于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4.對儒家來說,人生的最高境界與管理者的最高境界是一樣的。即使不當管理者,也要配合管理者,當一個好的被管理者,所以也要懂管理,要知書達禮。在敬宗收族的社會中,成年人中的多數(shù)都是管理者,每一個當了父母的人都是管理者,只不過層次上有高有低:最高是平天下(圣),其次是治國(賢),再其次是齊家(君子)。因此,最高境界不一定處于最高層的人才能達到。相反,只要努力,多數(shù)人都能達到。最高境界都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容:立德,立功,立言。最好的是“三立”俱全。
【創(chuàng)作構(gòu)思】:
一、面對成敗得失,坦然豁達,笑對人生是一種境界。
。1)蘇軾仕途坎坷,被貶黃州,卻通過雨中徐行,表現(xiàn)出其不同常人的人生態(tài)度:“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庇迫换磉_的心態(tài),使他抵達了精神的仙境。
(2)晚年再次遭到重大打擊謫居嶺南的蘇軾,依舊樂觀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做嶺南人”,任憑政治風雨變幻,依舊在悠然坦然的心態(tài)中體會到人生美妙的境界。
。3)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保持一種恒定淡然的心態(tài)。
。4)澳大利亞羽毛球女單選手葉林?卡羅爾在奧運會中以0比2的比分不敵對手,從而成了第一個離開奧運賽場的選手。她輸了,但她沒有任何不快。在與對手、裁判友好地握手后,她背起了自己的球拍,輕松地向場邊的觀眾揮手示意。此時,全場觀眾將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當被問及“第一輪便出局會不會很難受”時,她笑了笑說:“一點都沒有。來參加奧運會本來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只要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我就開心!
二、面對名利時超然物外的淡泊是一種境界。
。1)陶淵明的淡泊:“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一種真正決絕的精神獨立于官場之外,他的世界只有一片可見“南山”的寧靜淡泊的精神家園。
(2)袁隆平:有著鮮明的榮辱觀,他在將近半個世紀的科學(xué)探索道路上,經(jīng)歷了種種磨礪和失敗,當他的科研處于低谷時,他失意不失志,始終堅忍不拔地拼搏;當他事業(yè)有成,榮獲國家最高科學(xué)技術(shù)獎及十多項國際大獎,榮譽潮水般涌來時,他冷靜對待,志存高遠,淡泊名利,甚至將在國內(nèi)外獲大獎所獲得的獎金捐贈給基金會,用以表彰科技工作者和扶植新人,表現(xiàn)出他的人格魅力。
。3)王選:一生雖然榮譽無數(shù),幾乎囊括了國內(nèi)所有的科研大獎,但他依然如故,謙遜平和,樸實無華,視名利如浮云,始終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對待自己近乎苛刻和吝嗇,但是,對學(xué)校和方正,對科研事業(yè),卻慷慨大方,一擲千金。xx年,王選用獲得的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xué)技術(shù)獎獎金及學(xué)校的獎勵金共900萬元,設(shè)立“王選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支持和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從事具有基礎(chǔ)性、前沿性的中長期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他在海內(nèi)外獲得的其他獎金,也捐贈給了北大的有關(guān)院系。他在56歲時,就認為自己已經(jīng)過了創(chuàng)造高峰,決定退出科研第一線,放手交給年輕人去做,自己甘當鋪路石子。退出科研第一線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方面。
。4)華盛頓雖然帶領(lǐng)美國人打贏了獨立戰(zhàn)爭,他卻只想回鄉(xiāng)下做個老農(nóng),當了兩屆總統(tǒng)就再也不肯連任……
三、英勇悲壯、灑脫豪邁是一種境界。
。1)荊軻:公元前228年,秦國占領(lǐng)了趙國都城邯鄲,逼近燕國。燕太子丹送荊軻和他的13歲的助手秦舞陽去刺殺秦王嬴政。太子丹和高漸離等白衣白帽,象送孝一樣,一直把他們送到易水邊。高漸離擊筑,荊軻飲罷酒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歌聲悲壯動人,送行的人都失聲痛哭起來。荊軻憑著一腔熱血,接下保家衛(wèi)國的任務(wù),臨危不懼,表現(xiàn)出巨大的英雄氣概。
。2)楚漢爭霸,雖以楚地兵敗、漢地勝利而告終,但項羽卻被人銘記:面對黃河波濤之洶涌,毅然破釜沉舟;巨鹿之戰(zhàn),率領(lǐng)眾將士奮勇死戰(zhàn),九戰(zhàn)九捷;耳聞四面楚歌,才知大勢已去,但不忘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一切拼湊在一起,便拼湊出了項羽那豪邁人生。
四、胸懷祖國、兼濟天下是一種高尚的境界。
。1)藺相如:雖被廉頗屢加侮辱,為不使外敵有隙可乘,終忍讓避匿,以保持國之兩棟梁和好如初堅如磐石,他說:“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高風亮節(jié),愛國忠君,以大局為重,赤子之心,天地可鑒,光明磊落。
。2)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詩人雖身陷囹圄,仍心向南宋、寧死南歸的一片愛國之情。
。4)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5)錢學(xué)森:1955 年 10月他沖破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撓,回到祖國懷抱。隨后,他滿腔熱情地投身祖國高科技事業(yè),以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氣領(lǐng)導(dǎo)航天科技隊伍將我國航天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建立起來,使我國從落后的農(nóng)業(yè)國一躍成為坐擁火箭、衛(wèi)星的航天科技強國。
五、身陷逆境、奮發(fā)向上、不斷追求是一種境界。
(1)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述,留一部經(jīng)典巨著給后人,這種身陷逆境卻有所作為的舉動,是一種奮發(fā)的人生境界。
。2)海倫凱勒,一個被馬克吐溫稱為同拿破侖一樣功勛卓著的偉人,面對著黑暗與無聲的世界,在揮手間留給世界以振奮人心,發(fā)人深省的文字。她沒有選擇放棄與逃避,而是漸漸地學(xué)會了享受上帝賜予她的那份寧靜。這份寧靜造就了一位偉大而深刻的女性,造就了她面對困境的瀟灑。
六、忠貞守節(jié)、剛強耿直是一種境界。
。1)現(xiàn)代愛國詩人柳亞子,為人剛正,嫉惡如仇。他17歲時,在慈禧太后“萬壽”之日,不畏那拉氏淫威,不怕殺頭的危險,寫詩痛斥這個專制女魔。柳亞子本是國民黨的元老,1941年,國民黨反動派一手策劃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他通電為新四軍呼冤,痛斥反動派掀起反共高潮的罪行。蔣介石惱羞成怒,下令開除柳亞子國民黨黨籍。柳亞子針鋒相對,宣言也開除蔣介石的國民黨黨籍。
。2)齊白石:1937年日寇占領(lǐng)北平時,他已70高齡,他憤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職務(wù),閉門謝客,表示不與敵偽合流。盡管天寒地冷,全家寧愿受凍,也不領(lǐng)敵偽的施舍,拒絕賣畫給敵偽人員。為了擺脫敵偽的糾纏,他先后在門上貼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發(fā)作,停止見客!薄扒心私榻B,心病復(fù)作,斷難報答也!薄爱嫴毁u與官僚,竊恐不祥。”后來干脆寫:“白石已死!卑资先说母唢L亮節(jié)一直為世人稱道。
七、舍己為人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1)汶川大地震中映秀鎮(zhèn)小學(xué)數(shù)學(xué)老師張米亞跪撲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被他救的兩個孩子插上了飛翔的翅膀!罢挛业某岚,送你去飛翔”,張米亞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了這句自己平時最愛說的一句話。
。2)長江大學(xué)救人事件。
八、胸襟廣闊、寬容大度是一種境界。
廉頗讓嫉妒蒙住了雙眼,讓競爭充滿了惡意,直到聽到藺相如的“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一席肺腑之言,才被他寬廣的胸懷及大局意識所感動,這時廉頗也以真誠的歉意上演了經(jīng)典的“負荊請罪”感人的一幕。
九、及時行善、樂施大愛是一種精神境界。
。1)地震面前,富人們、明星、企業(yè)、乞丐……及時行善,大愛無疆
(2)比爾蓋茨:全世界最富有的專職慈善家、前微軟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個人捐助的260億美元。
十、廉潔自律、勤政為民、從善如流是為官的境界。
。1)溫總理:“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了讓人們幸?鞓返剡^得更好,為了讓孩子們上好學(xué),為了使我們的民族在世界贏得應(yīng)有的尊嚴,我愿獻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2)唐太宗:身居高位而謙恭待人、大度容人,敢用反對過自己的人(魏征),能選賢任能、善于納諫,勵精圖治,輔佐有方,關(guān)心百姓疾苦,采取很多有利于發(fā)展生產(chǎn)的舉措,使社會得以較快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
。3)于謙:19歲時寫《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币栽娒髦荆钭约。在他數(shù)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yǎng)?芍^一生清白,兩袖清風。
【例文】:
境界是一輪月
境界,只有經(jīng)歷過生活的磨難后,方顯其博大弘遠。
近來讀書,看到了兩位名人在“文革”中打掃廁所的故事。一名是錢鐘書的夫人楊絳,一位是大作家沈從文。
楊絳,近年來頗受人們注目,她平和,慈善,《干校六記》《洗澡》等作品已深入人心。她深味莊禪之道,落盡鉛華,心境特別寧靜。
文革期間,她被派遣去打掃廁所,作為一名出身名門,留學(xué)英倫,執(zhí)教清華的大家,楊絳先生并沒有難忍的屈辱感。她曾說:“我自從做了掃廁所的,就樂得放肆,看見我不喜歡的人干脆呆著臉都不理,甚至瞪著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物,絕沒有誰會責備我目中無人,因為我早已不是人了。這就是‘顛倒過來’意想不到的妙處。”
面對那樣的屈辱,自己卻以“妙處”思之,心境何其大也。這種境遇可能一般人很難體會到,但作為大家名流,一朝一夕之間竟成了打擊的對象,心里不知有多少委屈與痛苦,但她卻心態(tài)平和,并“樂得放肆”,終得一番自己的天地,自由的空間,其境界非凡人所能理解也。
另一位是文壇巨匠沈從文。
也是在文革期間,他被下放到故宮勞動,也是被安排去打掃廁所,并且是女廁所,這真是一種羞辱,這對一般人來說,都是無法忍受的,何況是位大學(xué)者呢?而當時的沈從文則對朋友說:“他們認為我政治上不可靠,但在道德品質(zhì)上還是可靠的!北砻媸且环N調(diào)侃,但實質(zhì)上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襟懷。
蘇軾在《定風波》中有一句詩:“一蓑煙雨任平生” 。煙雨平生,滄海沉浮,面對磨難與坎坷,是以曠達視之,還是以怨恨視之;是以包容視之,還是以覬覦視之,他們都選擇了前者,都選擇了豁達的境界。
“靜水流深”,這個詞是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我想用這個詞語來展示我的仰望:靜謐而深邃的流水,波瀾不驚,但它卻更蔚藍,更純美,更沉靜。
時光定格在了新的世紀,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但境界是一輪月,她永遠播灑著純靜的光輝,沐浴著你我。
今晚月光很美,清輝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