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鵝溝全線導游詞
藏書壁 距離聚賢臺不遠,有一處峽谷地帶,面面相對的石壁光滑整齊,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層層疊加的頁巖,一層一層的頁巖呈波浪型,隨著歲月的更替,看上去好似許多書籍。相傳聚賢臺老道修道成仙,其所藏天書在此化為奇石。
素練瀑 在九天飛瀑的附近,靠近山的陰面,一股泉水從秀麗的峰頂順勢一瀉而下,發(fā)出悅耳的嘩嘩聲響,游人可到泉水下落處駐足觀賞聽景。因泉水流淌湍急,四周綠草紅花遍野,更襯托出瀑布的白凈,近觀象一條潔白、飄動的絲帶,迎空飄然而下,遠望又似一條迎接八方來客的天然哈達,獻給游客,舒展大方,令人賞心悅目。
鹿抬頭 素練瀑向北走,有一段樹皮剝落且發(fā)黃的樹樁,其姿態(tài)優(yōu)美、造型獨特,令游玩的客人眼前一亮。如一哲人所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此樹上半部形成一個鹿頭形狀,鹿角修長、完美,鹿頭抬起、凝視天空。樹樁中部的兩個枯枝環(huán)繞朝前伸展,整個樹樁好象一個騰空躍起、抬頭望天的梅花鹿。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九天飛瀑 尊敬的游客朋友,剛才我們欣賞了蔚然壯觀的石壁天河,馬上就要看到風韻萬千的白石山了。峰回路轉,一道瀑流忽然從天而降,猶如一條銀龍從空中飛下,悠悠忽忽,晃晃蕩蕩,神態(tài)瀟灑自如。細看這條瀑布,它是從幾十丈高的山崖頂上落下的,自古只有水往低處流,而這里的山崖兩側溝內(nèi)無水,崖頂卻有瀑布,真是"水往高處流"。隨河風輕拂,它飄飄灑灑,飄逸而矯健,給人以無限聯(lián)想,"飛流直下三千尺,凝似銀河落九天"正是它的傳神寫照。潔白的瀑流擊在棱角突兀的巖石上,濺起串串晶瑩的珍珠,向四面八方飛散而去。道道涓涓細流,化成條條白龍,從巖石的四周蜿蜒游去。在官鵝溝眾多的瀑布中,九天飛瀑以它的凌空飛瀉,瀟灑自如而獨樹一幟。
梯子崖 梯子崖是廟溝勝景之一。進入廟溝,遠遠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處崢嶸突兀的暗門,猶若一座天然的山門給人們敞開,石山之上冷杉佇立,蒼翠挺拔,仿佛守衛(wèi)山門的士兵。進入山門,山勢悄然開闊,沿路而行,山勢又陡然變窄,形成鎖控咽喉之勢,兩山崚嶒直上云天,中間橫亙著一個巨大的"將臺",寬闊碩大,堵塞了入溝之路。這個將臺分左中右三部分。中部光滑濕潤,一股湍流自將臺頂部沖激而下,自右側縱貫而出,呈三級落差,擊落于水潭之中,揚起層層水浪,飛花四濺,轟然巨響,聲勢震天,隆隆不絕……定晴細看,將臺左側緊貼左邊山巒,似乎無處可攀,卻又緊挨著山巒處橫著一道一道的石痕,宛如一副細巧的石梯纏繞在將臺上,僅容一人小心翼翼方可攀援而上,通過將臺。這樣的將臺在此峽接連有十幾個,階階而上,可謂天工巧設,布局精妙,當?shù)厝朔Q之為梯子崖。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地處我省著名紅色旅游圣地宕昌縣城郊,國道212線貫穿通過,交通通訊便捷,服務設施健全。風景區(qū)距蘭州市340公里,毗鄰中國革命歷史名鎮(zhèn)哈達鋪,銜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九寨溝風景名勝區(qū),處在蘭州—漳縣貴清山—哈達鋪—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武都萬象洞—四川九寨溝組成的黃金旅游線路上;另一條旅游熱線:蘭州—拉卜楞寺—合作—哈達鋪—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武都萬象洞—天水麥積山—西安也經(jīng)過官鵝溝景區(qū)。
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原始古樸,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秀麗、如詩如畫。游人置身其間,恍入人間仙境,野趣橫生,心曠神怡。它縱深32公里,總面積約1763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5.1%。景區(qū)內(nèi)山嶺重迭、幽谷縱橫、青山碧水、奇峰怪石,飛瀑流泉、草甸雪山、湖泊激流,古木參天,四季色彩變幻無窮,春天野花競發(fā),爭奇斗艷;夏日綠蔭蔽日,了無暑意;秋來楓葉紅遍,層林盡染;冬則白雪覆地,瓊花玉樹,冰柱、冰掛、冰瀑晶瑩玲瓏,自成景趣,實為賞冰玩雪勝地。官鵝溝自然風景區(qū)既有九寨溝之秀麗,又有黃山之雄偉和華山之奇險。
官鵝溝水美,美在水質清冽 ,清得讓你無論何處都可以隨意地看清水底五色的石子,掬一口放在嘴里,清涼而甘甜!一個個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湖泊,尤如一串綠色的珍珠鑲嵌在溝內(nèi),熠熠生輝。那些倒映在湖中的古樹,像一條條巨龍盤臥在湖底,加之因湖底地貌的迥異而顯現(xiàn)出不同顏色的湖面,色彩斑斕,引人遐想。藍天白云和青山古樹映入湖中,天地渾然一體。
隨處可見的瀑布,雖沒有黃果樹瀑布的雄偉,卻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或從幾十丈高的懸崖口一瀉而下,勢不可擋,水擊巖石響聲如雷,隨風而起的水霧又使這陡峭峻險的大峽谷憑添了幾分神秘。有的從懸崖高處形似虎口的一缺口處,宛如一道白練懸掛于峭壁綠草之間,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詩贊“白云悠悠天碧藍,意秀千峰鱗次立。哈達萬丈迎風落,好似銀河降人間!庇械淖詭r壁似珠簾一般從高處落下,潔白而輕柔,含蓄而又高雅,其水流細膩,串串水珠,生出陣陣水霧,綺麗多姿,而其水聲潺潺,似一多情少女,訴說著無盡的柔情;有的則如顆顆珍珠,從石壁上滲出,閃爍著七彩光芒,順著小草的葉片緩緩滴下,讓人禁不住要伸手去接,誰知卻忽而不見,讓你感嘆小精靈的機敏和靈動;有的則是從峭壁上端的洞穴中好似一條白色蛟龍,飛瀉而下,因而才有了“石洞幽隱飄云煙,清風起處飛玉龍”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