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山西聞名景點導(dǎo)游詞(通用3篇)
魅力山西聞名景點導(dǎo)游詞 篇1
五臺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組成,據(jù)說代表著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以及五方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盧遮那佛。
東臺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東臺頂上“蒸云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似鏡,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臺頂氣溫低,盛夏時節(jié),仍須穿棉衣。中國佛協(xié)前會長趙樸初填詞贊曰:“東臺頂,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騰云海作舟浮,朝氣滿神州!
西臺名掛月峰,海拔2773米,西臺峰“頂廣平,月墜峰巔,儼若懸鏡,因以為名!庇性娰澰唬骸拔鲙X巍峨接遠蒼,回瞻鄉(xiāng)國白云傍。孤峰嶺翠連三晉,八水分流潤四方。晴日野華鋪蜀錦,秋風(fēng)仙桂落天香。當年獅子曾遺跡,巖谷常浮五色光!
南臺名錦繡峰,海拔2485米,此峰“頂若覆盂,圓周一里,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敝娙嗽脝栙x詩贊曰:“沈沈龍穴貯云煙,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將人境比,誰家隨步得金蓮?”
北臺名葉斗峰,海拔3061米,五臺最高,有“華北屋脊”之稱,其臺“頂平廣,圓周四里,其下仰視,巔摩斗杓,故以為名。”康熙皇帝賦詩贊曰:“絕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宮。鐘鳴千嶂外,人語九霄中。朔雪晴猶積,春冰暖未融。憑虛看陸海,此地即方蓬!
中臺翠巖峰,海拔2894米,其臺“頂廣平,圓周五里,巔巒雄曠,翠靄浮空,因以為名!庇性娰澰唬骸叭悍迕婷鎿砥嬗^,朝雨和煙積翠巒。策杖千山渾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蒼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黃沙四望寬。云霧漸看山半起,卻疑身已在云端。”
好,游客們,五臺山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物品,準備下車。
魅力山西聞名景點導(dǎo)游詞 篇2
九龍壁在代王府,位于大同城和陽街,系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王府建筑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王府座北朝南,呈長方形,中軸線上前有九龍照壁,進裕門依次為端禮門、承運門、承運殿、崇信門、存心殿、長春宮、廣智門;東邊由南向北依次為廣贍倉、長春宮、望宗樓、清暑殿、宗廟、燕居之殿、后殿等;西邊進戟門,左有社稷壇,右有風(fēng)云雷雨山川壇、大成之殿,過穿廊為謹?shù)碌鹊。整個王府建筑金碧輝煌,豪華壯麗,廊廡相接,屋宇錯落,前堂后寢,西廂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所完整的王城府邸?傉嫉孛娣e達175950平方米。
現(xiàn)今的東華門、西華門、皇城口、石宰門正是當時王府四門的遺址。該府于崇禎末年(1644)毀于兵火。王府照壁九龍壁因隔和陽街而立,故獨以保存至今。
九龍壁位于城內(nèi)大東街(和陽街)路南,座南朝北,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至二十九年(1396)。該壁東西長45.5米,高 8米,厚2.02米,是我國現(xiàn)存三座九龍壁中建筑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壯觀、最富藝術(shù)魅力的一座。九龍壁結(jié)構(gòu)整體使用孔雀藍、綠、正黃、中黃、淺黃、紫等色,全壁由 426塊特制燒造琉璃構(gòu)件拼砌而成。壁底部為須彌座,中部為壁身,上部為壁頂。彌須座的束腰部的75塊琉璃磚上鑲有兩層琉璃獸。第一層是象、獅、虎、鹿、飛馬、麒麟、狻猊等形象。第二層是小型行龍。這些琉璃獸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須彌座上平托 9條琉璃壁龍,整個壁身下部是青綠色的洶涌波濤,上部是藍色的云霧和黃色流云。巨龍之間以云霧、流云、波濤、山崖和水草相隔相聯(lián),五彩斑斕,蔚然壯觀。正中心是一條坐龍,為正黃色,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中心龍兩側(cè)的一對淺黃色龍,為飛行之龍,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神情瀟灑,怡然自得。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tài)飄逸,古樸大方。第三對龍為紫色,是對飛舞之龍,神情兇猛暴怒,大有倒海翻江之勢。第四對龍呈黃綠色,神采飛揚,氣宇軒昂。整個正面 9條巨龍伸爪抱珠,捕風(fēng)弄雨,盤曲回繞,體態(tài)雄健,色彩絢麗,栩栩如生。
壁頂為仿木構(gòu)單檐五脊頂,由62組琉璃斗拱承托,正脊脊頂兩側(cè)有高浮雕的多層花瓣的蓮花及游龍等圖案,兩端是龍吻、戧首,為龍首造型。飛椽、額枋均雕鏤得細致、逼真。龍壁東西兩端分別是旭日東升和明月當空的圖案,并襯有江崖海水,流云紋飾。壁前倒影池長34.9米,寬4.38米,深0.8米。由石欄圍繞,中有一石橋相連。池水碧綠,龍影倒映,水波微興,九龍似昂首奮爪暢游水中,氣勢磅薄壯觀。九龍壁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魅力山西聞名景點導(dǎo)游詞 篇3
皇城相府(國家AAAA景區(qū)),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jīng)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
皇城相府是國家AAAA-景區(qū),皇城相府自20xx年起開始創(chuàng)建國家5A景區(qū),歷經(jīng)3年,投資2.8億元,從旅游交通游覽、旅游安全、衛(wèi)生、郵電服務(wù)、旅游購物、綜合管理、資源與環(huán)境保護等8個方面進行全面建設(shè)和升級,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驗收,繼云岡石窟、五臺山之后,成為我省第3家AAAA-景區(qū)。20xx年1月14日,國家旅游局在京為舉行AAAA-景區(qū)授牌儀式,20xx年2月22日皇城相府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5-景區(qū)正式掛牌。
皇城,枕山臨水,依山而筑,城墻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明清兩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輩出,述作繁盛,冠蓋如林。祖居這里的陳氏皇城相府
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jié)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jù)為準。
家族更是明、清時期享有盛譽的文化巨族,從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20xx年--1760年)間的260年中,共出現(xiàn)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并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美譽。在此期間,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個中國為官,足跡遍及14個省、市,且多政績顯赫,百姓稱頌,致仕去官時民為立祠。
在陳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間,居官者達16人之多,出現(xiàn)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編一典《康熙字典》的盛況,堪稱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無論是踽踽而行,還是駐足瞻觀,那濃郁的歷史氣息無時無處不浸入心脾。清代初葉,就在這一方厚土上,產(chǎn)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學(xué)家、詩人陳廷敬。在陳廷敬的故居,留下了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建筑群,當?shù)厝朔Q之為“皇城相府”。
地理環(huán)境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北留鎮(zhèn)境內(nèi),東與河南省焦作市毗 皇城相府
鄰,南與古都洛陽接壤,西與山西省的臨汾市、侯馬市相交,北與山西省長治市緊連,目前亞洲最大的坑口火力發(fā)電站——陽城電廠近在咫尺,通訊網(wǎng)絡(luò)覆蓋全村、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晉陽高速公路擦肩而過,交通條件便利。
皇城村居住著234戶,680余口人家,耕種著480畝土地,全村總面積1.7平方公里。地下有豐富的、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地上有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故里“皇城相府”。改革開放以來,先后創(chuàng)辦了煤炭開采,輕工、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工,旅游服務(wù)等多種產(chǎn)業(yè);食窍喔20xx年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新十大旅游景點之一。目前,皇城相府每日游人如織,絡(luò)繹不絕。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舊院古宅,錯落典雅。綺麗的自然風(fēng)光同返樸的人文景致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皇城獨具魅力的風(fēng)采。
皇城相府已成為太行山上一朵絢麗的奇葩,黃河流域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