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學讀書筆記4篇
《三杯茶》這本書是高二的時候我在老師的推薦下看的。而現(xiàn)在,再次回想起這本書,雖然我已經(jīng)記不起當中很多具體的情節(jié)了,但當初那份最真實的感動和震撼依舊還在。一開始拿到這本書時,我很納悶為什么叫“三杯茶”?封面明明是三個小女孩在認真地看著書啊,怎么會是茶?后來,在書里,我看到這樣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原來,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 “三杯茶”,是巴爾蒂人交朋友的方式。而奉上第三杯茶之后,他們就把你當成了家人,用生命保護你的家人。這樣的話語著著實實讓我感到窩心和溫暖。
書中的主人公摩頓森是一味酷愛冒險的登山家,但一次他在攀登k2峰時陰差陽錯地迷路了,而且和他的隊友失去了聯(lián)系。致命的問題是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氣下,他沒有水也沒有食物更沒有一個庇護的地方。然而,命運卻讓他遇上了巴基斯坦山區(qū)一個偏僻落后的小村莊-----科爾飛村。那里的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當?shù)氐呢毧嗟拇迕駷榱俗屗M快恢復體力,用他們的稀缺之物----糖給摩頓森煮了甜茶,并且把家里最好的棉被給他蓋。這讓我深深地反思----試想一下,當一個陌生人來到你家時,你會把你最珍貴甚至是最稀有的東西和他分享嗎?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包括我。事實上,別說陌生人,即使是朋友也不一定人人都能這樣做到。更何況科爾飛村民的生活十分拮據(jù),這更襯托了他們無私善良的高尚精神。此后,從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從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護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們之間珍貴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諾,也是摩頓森這個旅人,改變世界的開始。
在科爾飛村的日子,當摩頓森看見凜冽寒風里,當?shù)匦『⒅荒芄蛟趹敉馑獌龅耐恋厣,或坐在臟污的泥地上上課時,他被深深震撼了。他了解到村民窮到?jīng)]錢聘請老師,而孩子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間學校時,不知道哪來的信念和勇氣讓摩頓森向村長哈吉阿里承諾,他一定會回來為科爾飛村的孩子辦一所學校。說實話,當時我完全不看好這件事,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安慰村民的承諾,不具有任何有效實施性。因為建學校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還有很多人力資源。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這個身無分文的美國窮小子,為了實現(xiàn)對科爾飛村民的承諾,為了讓科爾飛的孩子們能夠上學,他用他可以做的一切甚至不止一次冒著生命危險在努力。他不辭勞苦,四處奔波,到處請求募捐。我記得最清楚的數(shù)是他寫出去580封信申請捐款,但是僅有一封回信,但是就是這僅僅這一封回信也足夠給了他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他想,至少還是有人賞識和支持他的做法。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霍尼爾幫他解決了第一筆資金問題。那一刻,摩頓森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變賣了家當飛往他心中那個溫暖的地方,那個他留下承諾的地方。重重磨難下,第一所學校建立了。
十二年,整整十二年,摩頓森一直堅守這諾言,并且還成立了中亞協(xié)會。隨后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區(qū),六十所學校陸續(xù)成立。摩頓森從一個無名小卒變成了遠負盛名的慈善家。
對于摩頓深,我是懷著深深的崇敬之情。一個人,如果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做一件事,即使是普通的事,那也是偉大的。書中的一句話讓我感觸極深:“我們要做的事也許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沒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會小很多。”永遠不要空說,實踐和堅持才是關鍵。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后世都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yōu)樽非笳嫔泼蓝L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后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fā)現(xiàn)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并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里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yè)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fā)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于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于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么還能成功呢?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jīng)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愿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zhàn)。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yōu)?ldquo;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qū)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么呢?在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xiàn)。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里,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zhàn)斗的勇氣”。對于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睹藗鳌酚∽C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yè)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zhàn)斗。我們的時代千變?nèi)f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nèi)〉脮一?一現(xiàn)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這一年我?guī)缀蹙褪窃诎牍ぷ靼胄菹⒌臓顟B(tài)里度過的,放了一個長假,盡情地享受懶人的生活,挺不錯的,一個人自娛自樂,自導自演,好不快哉。
真不錯奧,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這份自嘲精神還是很大程度地達到了撫慰我心靈的效果,看吧,我多能裝開心,明明是患了階段性憂慮癥加失眠癥,還要靠遮遐膏來遮我的一雙熊貓眼。
最近,因為看了《名牌大學,讀什么》的緣故,給了我很大的觸動,讓我一度很糾結于我自己,陷在自我的思緒里,苦苦不能走出來,它就像在我身上施咒了一樣,勾起了我所有高興的不高興的學校里工作上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往事一幕幕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仿佛要窒息了。我在那些大學生身上看到了一種對號入座的真實感,我好象一下子能解讀我自己了,恐怖、痛苦、掙扎,這就是以前的我,我都不知道什么叫喜怒哀樂,我有一個很大的心結,我一直很難放過自己,只因始終找不到我要的,就很難跨過心里那道坎兒,對于很多事情的懵懂無知,利害關系我毫無概念,也不知道如何為人處世,還有性格的一些因素和自我心態(tài)調(diào)整方面給我致命的一擊,所以在走進社會這個大群體中,我不能很好的適應游戲規(guī)則,讓我一度很崩潰。
很幸運,我的一雙慧眼鎖定了這本書,它適時地給我敲響了警鐘,給了我榜樣的力量,為我指明方向,告訴我,要把身上的包袱卸掉,不要再把以前那種消極的工作狀態(tài)、空虛的心理狀態(tài)、無聊的生活狀態(tài)延續(xù)到以后的人生中,還告訴我,過去這兩個是不能死而復生的,只有從過去的失敗教訓中總結經(jīng)驗,不斷反省自我,認識自我,才能創(chuàng)造自我,活出自我!
●大學應該是探索真理、傳承文明、培養(yǎng)人才之所,但現(xiàn)在的大學,越來越像個“公司”,越來越像個“衙門”,唯獨不太像大學本身。p162-163
●切莫讓塵埃落入你的眼睛,切莫讓邪惡潛入自己的心靈。朋友啊朋友,愿你,愿我,都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過一生。——喬羽p167
●生活中父輩們的“迎來送往”,電視里的“燈紅酒綠”,書刊里的“驕奢淫逸”,急功近利、過度的物質(zhì)享樂等等滲透到了象牙塔中。p168
●目前大學生的作弊風已遠遠超出教育管理者的估計。由個體作業(yè)到整體作戰(zhàn),從個別科目向所有課程蔓延,從一種手段向多種方法運用,從個別事項到生活普遍化。論文找槍手,考試找代考,就業(yè)簡歷作假,助學貸款申請作弊,這些由于誠信因子的缺失,由此產(chǎn)生的不公平競爭,在大學生心理上會投下暗影。p180
●通常腐敗和物質(zhì)利益是分不開的,腐敗本身就是從物質(zhì)(特別是金錢)開始的,而且其終極目的也是為了物質(zhì)利益。p185
●門如市,心如水,一塵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為。——明·談遷p191
●我們應當認真考慮:所選擇的職業(yè)是不是真正使我們受到鼓舞?我們的內(nèi)心是不是同意?我們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種迷誤?我們認為是神的召喚的東西是不是一種自欺?我們的使命絕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yè),因為它不是那種使我們長期從事而始終不會情緒低落的職業(yè),相反,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理想沒有實現(xiàn),我們就將怨天尤人。(馬克思)p192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馬克思)p193
●電工可以不給得罪自己的人送電,醫(yī)生可以向有求自己的患者索要紅包,新聞工作者可以為貪官作假報道……職業(yè)不再是一種謀生手段和為社會服務的崗位,成了一種可以濫用、并謀取私利的特權。有些人在談論起職業(yè)腐敗時同仇敵愾,而輪到自己做時照樣以權謀私。在選擇職業(yè)的時候,人們也更多地看重有沒有實權,能不能為自己、為親朋、為熟人謀取到更多的利益。p200
●“點”、“卡”、“節(jié)”、“情”、“謝”已成為當前最容易腐敗的五大關口。“點”即腐敗的“潛規(guī)則”,“卡”已成為腐敗的流行方式,“節(jié)”是腐敗的多發(fā)時期,“情”是腐敗的一大誘因,“謝”則成為腐敗的包裝。p202
●世間雖然沒有只靠自勵便可成功的人生,但成功的人生一定是通過不斷的自勵獲得的。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自勵的過程。自勵是一種主動的爭取,是一種實現(xiàn)人生理想和體現(xiàn)人生價值的途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自勵精神,才能探索不息,奮斗不止,進取不輟;才能有所成就。p207
●現(xiàn)實中的許多“河流”,尤其是那些“污水和河”,不僅不宜接近,而且離得越遠越好。那些藏污納垢的“燈紅酒綠”場所,就更不應該“瀟灑走一回”或“過把癮”;那些不健康的書刊和音像制品,就不要好奇地去“批判批判”;那些低級庸俗的調(diào)侃閑聊話題,也不應該毫無戒備地湊上去“熱鬧熱鬧”。如果在“河邊”走得多了,難免臟了鞋濕了褲,還可能滑進“河里”。當然,社會是復雜的,各種不良現(xiàn)象隨時都有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值得贊許,“少到河邊走”也不失為一種防范。“鞋濕不要緊,千萬不要濕了褲”,這就是一個自律的“度”。你在河邊走,浪一來,潮一發(fā),防不勝防,把鞋濕了不要緊,但若濕了褲,說明你已經(jīng)不在河邊了,而是已經(jīng)下水了,沖倒淹死都有可能。因此,作為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的大學生,特別是共產(chǎn)黨員,要用黨紀政紀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把人民賦予的權利真正用在為人民服務上,而不是用來牟取私利,滿足私欲。p213-214
●心不清則意亂,手不潔則神迷,意亂神迷就難免有失,乃至走入歧途,墜入深淵。p214
●廉潔是什么?孩童說,是不拿公家的東西,是晚上睡覺不做噩夢;農(nóng)婦說,是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是不讓大伙在背地里戳脊梁骨;執(zhí)法者說,是老百姓心底的一桿秤,是上不愧國家、下不愧人民;靈魂說,是遠古天籟淳樸音律,是直立做人的思想支點。我想,廉潔既是原則也是一種愛,當一個人心系百姓,當他深愛人民交給他的那片土地之時,廉潔將會成為一種習慣。p219
●廉潔是一種純凈但不剔透的玲瓏,一種淡然而不落寞的清凈,一種閑看庭前花落下的無謂,一種不需計算腳步的輕松,一種不再理會是非而又明辨了是非的超脫,一種無須申辯的從容,一種高拔并不陡峭的氣度,一塊歸真的璞玉,一次無愧與自我的升華。p219
●清廉是一種美德;清廉是一種智慧;青蓮清廉是一種力量。p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