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宗越 吳喜 黃回
佼長生,廣平人也。出身為縣將,大府以其有膂力,召為府將。朱修之拒魯秀于峴南,長生有戰(zhàn)功,稍見任使。太宗初,為建安王休仁司徒中兵參軍,加寧朔將軍。南討有功,封遷陵縣侯,食邑八百戶。后為張悅寧遠(yuǎn)司馬,寧蠻校尉。泰始五年,卒,追贈征虜將軍、雍州刺史。
蔡那,南陽冠軍人也。家素富,而那兄局善接待賓客,客至無少多,皆資給之,以此為郡縣所優(yōu)異,蠲其調(diào)役。那始為建福戍主,漸至大府將佐。太宗初,為建安王休仁司徒中兵參軍,南討。那子弟皆在襄陽,為劉胡所執(zhí),胡每戰(zhàn)輒懸之城外,那進(jìn)戰(zhàn)愈猛。以功封平陽縣侯,食邑五百戶。稍至劉韞撫軍司馬、寧蠻校尉,加寧朔將軍。泰豫元年,以本號為益州刺史、宋寧太守。未拜,卒,追贈輔師將軍,余如故,謚曰平侯。
曹欣之,新野人也。積勤勞,后廢帝元徽初,為軍主。以平桂陽王休范功,封新市縣子,食邑五百戶。為左軍驍騎將軍,加輔國將軍。元徽四年,以本號為徐州刺史、鐘離太守,進(jìn)號冠軍將軍。順帝升明二年,征為散騎常侍、驍騎將軍。三年,卒。
吳喜,吳興臨安人也。本名喜公,太宗減為喜。初出身為領(lǐng)軍府白衣吏。少知書,領(lǐng)軍將軍沈演之使寫起居注,所寫既畢,暗誦略皆上口。演之嘗作讓表,未奏,失本,喜經(jīng)一見,即便寫赴,無所漏脫,演之甚知之。因此涉獵《史》、《漢》,頗見古今。演之門生朱重民入為主書,薦喜為主書書史,進(jìn)為主圖令史。太祖嘗求圖書,喜開卷倒進(jìn)之,太祖怒,遣出。
會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征蠻,啟太祖請喜自隨,使命去來,為世祖所知賞。世祖于巴口建義,喜遇病,不堪隨慶之下。事平,世祖以喜為主書,稍見親遇,擢為諸王學(xué)官令,左右尚方令,河?xùn)|太守,殿中御史。大明中,黟、歙二縣有亡命數(shù)千人,攻破縣邑,殺害官長。豫章王子尚為揚州,在會稽,再遣主帥,領(lǐng)三千人水陸討伐;遂再往,失利。世祖遣喜將數(shù)十人至二縣,誘說群賊,賊即日歸降。
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東兵尤急。喜請得精兵三百,致死于東,上大說,即假建武將軍,簡羽林勇士配之。議者以喜刀筆主者,不嘗為將,不可遣。中書舍人巢尚之曰:"喜昔隨沈慶之,屢經(jīng)軍旅,性既勇決,又習(xí)戰(zhàn)陳,若能任之,必有成績。諸人紛紛,皆是不別才耳。"喜乃率員外散騎侍郎竺超之、殿中將軍杜敬真馬步東討。既至永世,得庾業(yè)、劉延熙書,送尋陽王子房檄文。與喜書曰:"知統(tǒng)戎旅,已次近路,卿所在著名,今日何為立忠于彼邪?想便倒戈,共受河、山之賞。"喜報書曰:"前驅(qū)之人,忽獲來翰,披尋狂惑,良深悵駭。圣主以神武撥亂,德盛勛高,群逆交扇,滅在晷刻。君等勛義之烈,世荷國恩,事愧鳴鸮,不懷食椹。今練勒所部,星言進(jìn)邁,相見在近,不復(fù)多陳。"喜,孝武世見驅(qū)使,常充使命,性寬厚,所至人并懷之。及東討,百姓聞吳河?xùn)|來,便望風(fēng)降散,故喜所至克捷,事在《孔覬傳》。
遷步兵校尉,將軍如故。封竟陵縣侯,食邑千戶。東土平定,又率所領(lǐng)南討,遷輔國將軍、尋陽太守。南賊退走,喜追討平定荊州,遷前軍將軍,增邑三百戶。泰始四年,改封東興縣侯,戶邑如先。仍除使持節(jié)、督交州、廣州之郁林、寧浦二郡諸軍事、輔國將軍、交州刺史。不行,又除右軍將軍、淮陵太守,假輔師將軍,兼太子左衛(wèi)率。
五年,轉(zhuǎn)驍騎將軍,假號、太守、兼率如故。其年,虜冠豫州,喜統(tǒng)諸軍出討,大破虜于荊亭,偽長社公遁走,戍主帛乞奴歸降。軍還,復(fù)以本位兼左衛(wèi)將軍。六年,又率軍向豫州拒索虜,加節(jié)、督豫州諸軍事,假冠軍將軍,驍騎、太守如故。明年,還京都。
初,喜東征,白太宗得尋陽王子房及諸賊帥,即于東梟斬。東土既平,喜見南賊方熾,慮后翻覆受禍,乃生送子房還都;凡諸大主帥顧琛、王曇生之徒,皆被全活。上以喜新立大功,不問也,而內(nèi)密銜之。及平荊州,恣意剽虜,贓私萬計;又嘗對賓客言漢高、魏武本是何人,上聞之,益不說。其后誅壽寂之,喜內(nèi)懼,因啟乞中散大夫,上尤疑駭。至是會上有疾,為身后之慮,以喜素得人情,疑其將來不能事幼主,乃賜死,時年四十五。喜將死之日,上召入內(nèi)殿與共言謔,酬接甚款。既出,賜以名饌,并金銀御器,敕將命者勿使食器宿喜家。上素多忌諱,不欲令食器停兇禍之室故也。喜未死一日,上與劉勔、張興世、齊王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