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唐律疏議卷第一名例 凡七條
注:聞祖父母父母喪,匿不舉哀及詐稱祖父母父母死。
【疏】議曰:依禮:「聞?dòng)H喪,以哭答使者,盡哀而問故!垢改钢畣剩瑒(chuàng)巨尤切,聞即崩殞,擗踴號(hào)天。今乃匿不舉哀,或揀擇時(shí)日者,並是。其「詐稱祖父母父母死」,謂祖父母、父母見在而詐稱死者。若先死而詐稱始死者,非。
八曰不睦。謂謀殺及賣緦麻以上親,毆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長(zhǎng)、小功尊屬。
【疏】議曰:禮云:「講信修睦!剐⒔(jīng)云:「民用和睦!鼓勒,親也。此條之內(nèi),皆是親族相犯,為九族不相協(xié)睦,故曰「不睦」。
注:謂謀殺及賣緦麻以上親,
【疏】議曰:但有謀殺及賣緦麻以上親,無問尊卑長(zhǎng)幼,總?cè)氪藯l。若謀殺期親尊長(zhǎng)等,殺訖即入「惡逆」。今直言謀殺,不言故、鬥,若故、鬥殺訖,亦入「不睦」。舉謀殺未傷是輕,明故、鬥已殺是重,輕重相明,理同十惡。賣緦麻以上親者,無問強(qiáng)、和,俱入「不睦」。賣未售者,非。
注:毆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長(zhǎng)、小功尊屬。
【疏】議曰:依禮:「夫者,婦之天!褂衷疲骸钙拚,齊也。」恐不同尊長(zhǎng),故別言夫號(hào)。大功尊長(zhǎng)者,依禮,男子無大功尊,唯婦人於夫之祖父母及夫之伯叔父母是大功尊。大功長(zhǎng)者,謂從父兄姊是也!敢陨稀拐撸甯改、姑、兄姊之類。小功尊屬者,謂從祖父母、姑,從祖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舅、姨之類。
九曰不義。謂殺本屬府主、刺史、縣令、見受業(yè)師,吏、卒殺本部五品以上官長(zhǎng);及聞夫喪匿不舉哀,若作樂,釋服從吉及改嫁。
【疏】議曰:禮之所尊,尊其義也。此條元非血屬,本止以義相從,背義乖仁,故曰「不義」。
注:謂殺本屬府主、刺史、縣令、見受業(yè)師,
【疏】議曰:府主者,依令「職事官五品以上,帶勳官三品以上,得親事、帳內(nèi)」,〔二二〕於所事之主,名為「府主」。國(guó)官、邑官於其所屬之主,亦與府主同。其都督、刺史,皆據(jù)制書出日;六品以下,皆據(jù)畫訖始是。「見受業(yè)師」,謂伏膺儒業(yè),而非私學(xué)者。若殺訖,入「不義」;謀而未殺,自從雜犯。
注:吏、卒殺本部五品以上官長(zhǎng);
【疏】議曰:「吏」,謂流外官以下!缸洹,謂庶士、衛(wèi)士之類。此等色人,類例不少,有殺本部五品以上官長(zhǎng),並入「不義」。官長(zhǎng)者,依令:「諸司尚書,同長(zhǎng)官之例!
注:及聞夫喪匿不舉哀,若作樂,釋服從吉及改嫁。
【疏】議曰:夫者,妻之天也。移父之服而服,為夫斬衰,恩義既崇,聞喪即須號(hào)慟。而有匿哀不舉,居喪作樂,釋服從吉,改嫁忘憂,皆是背禮違義,故俱為十惡。其改嫁為妾者,非。
十曰內(nèi)亂。謂姦小功以上親、父祖妾及與和者。
【疏】議曰:左傳云:「女有家,男有室,無相瀆。易此則亂!谷粲星莴F其行,朋淫於家,紊亂禮經(jīng),故曰「內(nèi)亂」。
注:謂姦小功以上親,
【疏】議曰:姦小功以上親者,謂據(jù)禮,男子為婦人著小功服而姦者。若婦人為男夫雖有小功之服,男子為報(bào)服緦麻者,非。謂外孫女於外祖父及外甥於舅之類。
注:父祖妾及與和者。
【疏】議曰:父祖妾者,有子、無子並同,媵亦是;「及與和者」,〔二三〕謂婦人共男子和姦者:並入「內(nèi)亂」。若被強(qiáng)姦,後遂和可者,亦是。
7 八議:
【疏】議曰:周禮云:「八辟麗邦法。」今之「八議」,周之「八辟」也。禮云:「刑不上大夫!狗阜▌t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也。其應(yīng)議之人,或分液天潢,或宿侍旒扆,或多才多藝,或立事立功,簡(jiǎn)在帝心,勳書王府。若犯死罪,議定奏裁,皆須取決宸衷,曹司不敢與奪。此謂重親賢,敦故舊,尊賓貴,尚功能也。以此八議之人犯死罪,皆先奏請(qǐng),議其所犯,故曰「八議」。
一曰議親。謂皇帝袒免以上親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緦麻以上親,皇后小功以上親。
【疏】議曰:義取內(nèi)睦九族,外協(xié)萬邦,布雨露之恩,篤親親之理,故曰「議親」。袒免者,據(jù)禮有五:高祖兄弟、曾祖從父兄弟、祖再從兄弟、父三從兄弟、身之四從兄弟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