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紀(jì)九 屠維作噩,一年
◎梁紀(jì)九(屠維作噩,一年)○高祖武皇帝九
中大通元年己酉,公元五二九年
春,正月,甲寅,魏于暉所部都督彭樂師二千馀騎叛,奔韓樓,暉引還。
辛酉,上祀南郊,大赦。
甲子,魏汝南王悅求還國,許之。
辛巳,上祀明堂。
二月,甲午,魏主尊彭城武宣王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母李妃為文穆皇后。將遷神主于太廟,以高祖為伯考,大司馬兼錄尚書臨淮王彧表諫,以為:"漢高祖立太上皇廟于香街,光武祀南頓君于舂陵。元帝之于光武,已疏絕服,猶身奉子道,入繼大宗。高祖德洽寰中,道超無外,肅祖雖勛格宇宙,猶北面為臣。又,二后皆將配享,乃是君臣并筵,嫂叔同室,竊謂不可。"吏部尚書李神俊亦諫,不聽,彧又請去"帝"著"皇",亦不聽。
詔更定二百四十號將軍為四十四班。壬寅,魏詔濟陰王暉業(yè)兼行臺尚書,都督丘大千等鎮(zhèn)梁國。暉業(yè),小新成之曾孫也。
三月,壬戌,魏詔上黨王天穆討邢杲,以費穆為前鋒大都督。
夏,四月,癸未,魏遷肅祖及文穆皇后神主于太廟,又追尊彭城王劭為孝宣皇帝。臨淮王彧諫曰:"茲事古所未有,陛下作而不法,后世何觀!"弗聽。
魏元天穆將擊邢杲,以北海王顥方入寇,集文武議之,眾皆曰:"杲眾強盛,宜以為先。"行臺尚書薛琡曰:"邢杲兵眾雖多,鼠竊狗偷,非有遠志。顥帝室近親,來稱義舉,其勢難測,宜先去之。"天穆以諸將多欲擊杲,又魏朝亦以顥為孤弱,不足慮,命天穆等先定齊地,還師擊顥,遂引兵東出。顥與陳慶之乘虛自铚城進拔滎城,遂至梁國;魏丘大千有眾七萬,分筑九城以拒之。慶之攻之,自旦至申,拔其三壘,大千請降。顥登壇燔燎,即帝位于睢陽城南,改元孝基。濟陰王暉業(yè)帥羽林兵二萬軍考城,慶之攻拔其城,擒暉業(yè)。
辛丑,魏上黨王天穆及爾朱兆破邢杲于濟南,杲降,送洛陽,斬之。兆,榮之從子也。
五月,丁巳,魏以東南道大都督楊昱鎮(zhèn)滎陽,尚書仆射爾朱世隆鎮(zhèn)虎牢,侍中爾朱世承鎮(zhèn)崿岅。乙丑,內(nèi)外戒嚴(yán)。
戊辰,北海王顥克梁國。顥以陳慶之為衛(wèi)將軍,徐州刺史,引兵而西。楊昱擁眾七萬,據(jù)滎陽。慶之攻之,未拔。顥遣人說昱使降,昱不從。元天穆與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將大軍前后繼至,梁士卒皆恐。慶之解鞍秣馬,諭將士曰:"吾至此以來,屠城略地,實為不少;君等殺人父兄、掠人子女,亦無算矣。天穆之眾,皆是仇讎。我輩眾才七千,虜眾三十馀萬,今日之事,唯有必死乃可得生耳!虜騎多,不可與之野戰(zhàn),當(dāng)及其未盡至,急攻取其城而據(jù)之。諸君勿或狐疑,自取屠膾!"乃鼓之,使登城。將士即相帥蟻附而入,癸酉,拔滎陽,執(zhí)楊昱。諸將三百馀人伏顥帳前請曰:"陛下渡江三千里,無遺鏃之費,昨滎陽城下一朝殺傷五百馀人,愿乞楊昱以快眾意!"顥曰:"我在江東聞梁主言,初舉兵下都,袁昂為吳郡不降,每稱其忠節(jié)。楊昱忠臣,奈何殺之!此外唯卿等所取。"于是斬昱所部統(tǒng)帥三十七人,皆刳心而食之。俄而天穆等引兵圍城,慶之帥騎三千背城力戰(zhàn),大破之,天穆、吐沒兒皆走。慶之進擊虎牢,爾朱世隆棄城走,獲魏東中郎將辛纂。
魏主將出避顥,未知所之,或勸之長安,中書舍人高道穆曰:"關(guān)中荒殘,何可復(fù)往!顥士眾不多,乘虛深入,由將帥不得其人,故能至此。陛下若親帥宿衛(wèi),高募重賞,背城一戰(zhàn),臣等竭其死力,破顥孤軍必矣;蚩謩儇(fù)難期,則車賀不若渡河,征大將軍天穆、大丞相榮各使引兵來會,犄角進討,旬月之間,必見成功。此萬全之策也。"魏主從之。甲戌,魏主北行,夜,至河內(nèi)郡北,命高道穆于燭下作詔書數(shù)十紙,布告遠近。于是四方始知魏主所在。乙亥,魏主入河內(nèi)。
臨淮王彧、安豐王延明,帥百僚,封府庫,備法駕迎顥。丙子,顥入洛陽宮,改元建武,大赦。以陳慶之為侍中、車騎大將軍,增邑萬戶。楊椿在洛陽,椿弟順為冀州刺史,兄子侃為北中郎將,從魏主在河北。顥意忌椿,而以其家世顯重,恐失人望,未敢誅也;騽翊怀鐾,椿曰:"吾內(nèi)外百口,何所逃匿!正當(dāng)坐待天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