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學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學與初唐詩壇
階段二:龍朔變體——高宗龍朔年間,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體,也稱“上官體”。仍以應制奉和為主,但(1)頌體式的鋪排減少了,體制不如貞觀詩壇宏大。(2)寫景綺麗、婉轉(zhuǎn)、細膩、精巧。(3)風格“綺錯婉媚”。如《奉和山夜臨秋》:“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凄風移漢筑,流水入虞琴。云水送斷雁,月上凈疏林。滴瀝露枝響,空濛煙壑深。”
上官儀的貢獻主要在格律和對仗。他提出“六對”說:正名對:日月—天地;同類對:花葉—草芽;連珠對:蕭蕭—赫赫; 雙聲對:黃槐—綠柳;疊韻對:彷徨—放曠;雙擬對:春樹—秋池。 又提出“八對”說:的名對、回文對、隔句對、異類對、雙聲對、疊韻對、雙擬對、聯(lián)綿對。
【附】“上官體”:上官儀是貞觀后期的重要詩人,地位很高,詩“工五言,好以綺錯婉媚為本,儀既顯貴,故當時頗有學其體者,時人謂之上官體!保ā杜f唐書》本傳)在當時影響不小,模仿者甚眾。他對詩歌的貢獻,主要精巧細膩的體物圖貌。上官儀和“上官體”,雖風格婉媚,但“韻度飄揚”。
階段三:“文章四友”與沈宋——高宗后期和武后時。
特點:a、使得律詩定型、初步完成。b、語言由綺麗而變?yōu)樽匀涣鼷悺、結(jié)構上也開始有變化,不是如前面的詩人一味鋪排或白描。
“文章四友”——杜審言、李嶠、蘇味道、崔融
杜審言,“四友”中而以杜最有詩才,詩成就最高,而仕途最坎坷!对娝挕吩疲骸俺跆茻o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而體之妙,杜審言實為首倡!彼巡虐廖,為同僚所恨。他曾選京官,蘇味道主持。考題是依案例寫出判詞,杜交試卷后說:蘇味道必死無疑。人問其故,曰:“蘇看了我的判詞,必自愧不如,羞愧而死!彼湔f:“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書跡,合得王羲之北面!彼烁癫⒉桓,因為通張易之遭貶。臨死,宋之問等見之,他曰:“久壓公等,今可慰,吾恨無繼者!敝芗局、郭若訥陷害他,其子十三歲的杜并藏刃,趁周季重與人宴飲時,將周殺死。周季重臨死前說“吾不知杜審言有此兒,是郭若訥害了我!倍艑徰砸騼鹤託⑷硕T官,他含悲為兒子寫了祭文,“燕許大手筆”的許國公蘇颋為其寫了墓志銘。杜甫“吾祖詩冠古”;“詩是吾家事”。唐初無七律,其所作28首五律,除一首失粘外,多合律。他在五律上的成就已經(jīng)超過了楊炯。代表作《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名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李嶠,才大而性格平穩(wěn),正與杜審言反。玄宗后來讀他的《汾陽行》“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兩嘆:“真才子!”詩二百余首,除應制詩外,有贈別之作,成就較高。另有120首詠物詩,多以“一字題”,逞才之作。葛曉音教授看到了李嶠此類詩的價值,認為它是唐 初以來探究對偶聲律的產(chǎn)物,是一部以詩體撰寫的“作詩入門”的類書。它采用大型組詩的形式,將唐初以來人們最關心的詠物、用典、詞匯、對偶等常用技巧融為一體,以基本定型的五律表現(xiàn)出來,給初學者提供了便于仿效的創(chuàng)作范式。
蘇味道,詩僅存十六首。他擔任宰相多年,一無建樹!懊鈨煽伞钡牡涔食鲎运疤幨虏挥麤Q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棱以持兩端可矣!贝奕,文筆典麗華約,其死后,杜審言為他披麻戴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