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
能力目標:學習課文把抽象內(nèi)容說得具體生動的技巧
情感目標:培養(yǎng)綠色信念,倡導環(huán)境保護
課前準備
1、了解文體:科學小品
屬于說明文的范疇,但不同于一般的說明文只客觀解說,它融說理、抒情于一體,兼有雜文的犀利、論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隨筆的輕松、詩歌的醇郁。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文學性。
2、走近作者:
雷切爾•卡森
(1907--1964),美國生物學家、科普作家。是當代環(huán)保運動的先驅(qū)。1962年完成《寂靜的春天》一書。這本書首次揭露了美國農(nóng)業(yè)、商業(yè)界為追逐利潤而濫用農(nóng)藥的事實,對美國不分青紅皂白地濫用殺蟲劑而造成生物及人體受害的情況進行了抨擊,使人們認識到農(nóng)藥污染的嚴重性。1964年因癌癥和遭受空前的詆毀、攻擊而與世長辭。
基礎積累
能讀準下列生字的讀音嗎?
嚙齒 牲畜 畜牧 撥弄 滯留 棲居 步履
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課文,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作者為什么說春天是"寂靜"的?從文中劃出相關語句。
2、你認為文章要告訴我們的主旨是什么?
文本研究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
1、篩選文章信息,整理作者行文思路。
溫馨提示:劃出重點語句---篩選---歸納整理
2、嚴密準確而又形象生動是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色,請在文中找出例句,
并加以說明。
-重點研討
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化學藥品對環(huán)境的污染及危害?找出例子并加分析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引用、對比......
探索延伸
除課文是提到的因素外,還有哪些因素會使地球上出現(xiàn)"寂靜的春天"?人類需要做些什么?
溫馨提示:大氣污染 水資源污染 土地沙漠化 生活垃圾污染
(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
1、把剛才對"寂靜的春天" 的描述進行整理,寫到作文本上。
2、寫一篇倡儀書,號召全校師生行動起來,共同來愛護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
文章思路:
提出問題:人類獲得了有效力量去改變大自然
具體闡述:人類對大自然的種種污染人類違反自然規(guī)律,濫用化學藥品
總結(jié)全文:"控制大自然"危害自然也危害人類
1、語言的準確:
這些噴霧液、藥粉、煙霧劑現(xiàn)在幾乎普遍在農(nóng)場、花園、森林家庭中使用......這些化學藥品不應稱作"殺蟲劑",而應稱為"殺生劑"
2、語言的生動:
鳥兒不再歌唱,魚兒也不再跳躍于水中人們甚至連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魔鬼都認不出來
對比:
1、把漫長歷史中生物對環(huán)境的微弱影響與20世紀為在對環(huán)境的巨大改變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