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fù)習(xí) 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雨打芭蕉本來就夠凄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凄惻。
16.猿啼——悲傷
猿啼出現(xiàn)在詩歌中常常象征著一種悲傷的感情。
杜甫《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李端《送客賦得巴江夜猿》:“巴水天邊路,啼猿傷客情!彼麄兌冀柚程浔磉_這種傷感的情緒。
17.南浦——送別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18.長亭——送別
長亭是陸上的送別之所。
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所。
19.羌笛——凄切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fā)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
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相同,就不再列舉了。
20.水——綿綿的愁思
水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
李煜詞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弊允侨松L恨水長東!
用東流之水來比喻綿綿不斷的愁思。
秦觀《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以流水與離愁關(guān)聯(lián),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
21.琴瑟——夫婦感情和諧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庇帧缎⊙•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22.秋水——盼望迫切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贝荷,指眉。
23.鴻鵠——志氣高遠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氣高遠的人。
《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4.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赌现萦洝贩Q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
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清人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
即睡在相思樹下,日日思念汪進士。
25.燕子——惜春思念、昔盛今衰
燕屬候鳥,隨季節(jié)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nèi)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古詩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