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3月12日訊(記者 張子森 實習生 孫亞軍)最近,周末的各種輔導班又多了起來,家長紛紛隨大溜“強迫”孩子參加,不少學生只好放棄吃飯時間打會兒籃球。
連續(xù)幾個周末,記者在山師附中體育場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每到午飯時間,總會有一群學生背著書包來這里打籃球、踢足球,興高采烈地玩上一會兒后匆匆離開,而11點之前卻很少有學生來運動。昨天上午11點30分,又一伙背著書包的學生來到山師附中球場踢足球,有幾個孩子一邊吃燒餅一邊踢。
“怎么還背著書包,今天不是周末嗎?”記者問。
“什么周末,還不如沒有呢,我們每天都要補習,踢足球也得趁吃飯時間。”附近某中學初二學生小王告訴記者,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報了各種輔導班,不僅周末要每天上課,連寒暑假都要上課。“我們都很想好好踢一次足球,但一直沒有時間,只能放棄吃午飯來玩,踢個四五十分鐘”。
小王告訴記者,他們班上一大半同學都要參加周末輔導班,有的還參加了兩三個班。記者在一家高校教學樓某學校辦的輔導班看到,至少有5個輔導班在上課,每間教室里都有近40名學生接受培訓。該輔導學校報名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已經(jīng)全部報滿,總共約有700多名學生。
利用下課時間,記者采訪了一名姓李的初三學生。小李說,自己平時習題、作業(yè)非常多,有時要學習到晚上11點左右,周末還要參加輔導班的學習,精力上難以支撐得住。由于本身并不愿意在周末上課,小李坦言自己的學習效率不高,“好幾次想退出,但500多元錢的學費已經(jīng)交了,只好堅持上課”。
“我本身不同意孩子周末補習,但她今年上初三,同學都參加了各種補習班,讓她報名是怕孩子掉隊。”對于家長對輔導班的態(tài)度,家住棋盤小區(qū)的周女士所說的比較有代表性。和周女士一樣,許多家長本身并不愿意送孩子上輔導班,但看到其他孩子紛紛參加輔導班,便隨大溜給孩子報了名。記者了解到,由于輔導班每30課時的收費在400元以上,不少收入不高的家庭很難承受,但為讓孩子增加上重點中學的幾率,還是掏了腰包。
針對輔導班火爆的現(xiàn)狀,濟南市教育局有關人士指出,讓孩子多學知識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F(xiàn)在大部分學生學習負擔已經(jīng)很重,如果讓他們放棄僅有的周末休息、玩耍機會,很可能會壓制孩子參與外部世界的興趣,抑制孩子的天性,甚至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