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 經濟學(分數(shù)比例:40%)。
經濟學部分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個部分:
(1)微觀經濟學(分數(shù)比例:25%)
學習內容:
1)供給和需求理論,市場均衡價格理論
2)消費者行為理論
3)生產者(廠商)行為理論
4)市場結構理論: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
5)要素價格和收入分配理論;
6)一般均衡理論
7)福利經濟學(政府作用)。
考試要求:考生在掌握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建立模型的方法了解經濟事件的結構并對基本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增加對市場和經濟決策行為的理解。
(2)宏觀經濟學(分數(shù)比例:15%)
學習內容:
1)國民收入的核算、循環(huán)和決定;
2)凱恩斯的均衡模型;
3)財政政策;
4)開放的宏觀經濟模型;
5)宏觀經濟的行為基礎;
6)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理論;
7)通貨膨脹和失業(yè)。
考試要求:
考生應掌握宏觀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熟悉重要的經濟模型、假設和政策,了解它們與經濟周期和商業(yè)周期的相互關系。 二、金融學(分數(shù)比例:40%)
金融學部分包括金融理論和金融實務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應用。
學習內容:
1)貨幣理論:
貨幣的基本定義
貨幣的職能
貨幣制度
2)利率與風險收益
利息與利率
利率的作用
風險與收益
3)金融市場的主要內容
金融市場概述
貨幣市場
資本市場
現(xiàn)代金融市場理論
國際金融市場
4)金融機構的主要內容
金融機構簡述
商業(yè)銀行
中央銀行
投資銀行
保險公司
投資基金
其他金融機構
5)金融工具
金融資產定價的基本原理
政府債券
企業(yè)證券
衍生產品
6)貨幣供求理論
貨幣需求理論和分析
貨幣供給理論和分析
貨幣供求的均衡分析
7)金融調節(jié)政策和手段
貨幣政策調控理論
金融監(jiān)管
考試要求:
考生應掌握金融理論和金融實務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容。掌握貨幣、風險與收益和金融資產定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主要的金融工具的定義與特點,以及金融市場和機構的組織形態(tài)和基本性能,了解基本的金融調節(ji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