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條筒
其特點是色白細嫩、蘸食鮮美。其做法:選用生產期長的稻谷、細加工碾白純片,磨成漿水,再將漿水調勻倒入鐵圓盤內,浮于大鍋開水上蒸熟,卷成圓柱形,即成果條筒。可蘸醬油、蒜頭、辣椒、芝麻油等做成的調料食用,也可炒食。果條筒
其特點是色白細嫩、蘸食鮮美。其做法:選用生產期長的稻谷、細加工碾白純片,磨成漿水,再將漿水調勻倒入鐵圓盤內,浮于大鍋開水上蒸熟,卷成圓柱形,即成果條筒。可蘸醬油、蒜頭、辣椒、芝麻油等做成的調料食用,也可炒食。本品屬閩式糕點的傳統(tǒng)名特產品。由福州水陸軒糕餅店創(chuàng)制,歷史悠久。原料配方:熟精面粉50千克豬油20.5千克砂糖粉27.5千克鮮蛋黃3.5千克炒芝麻仁6.25千克花椒鹽1.3千克炸香蔥2千克碳酸氫鈉250克制作方法:1.制面團:將砂糖粉、蔥油、鮮蛋...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對竹筍贊道:“遠傳冬筍味,更覺彩衣春。”在明代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第八十二回也曾有“用木耳、閩筍、豆腐、面筋等做各種素菜”的記載。筍干是以筍為原料,通過去殼、蒸煮、壓片、烘干、整形等工藝制取。
具有地方風味的福州特產“稃油”,以城內“信義”店和南臺“三成炳”飲食店所制的最有名。其特點是形呈球狀,色澤鮮艷,殼酥香脆,餡殼均勻,吃不粘齒,深受群眾喜愛,不少回國華僑及港澳同胞來榕時多往購買。
原料配方:鮮橄欖50千克,白砂糖48千克,食鹽2千克,安息香酸鈉50千克,香焦油150克工藝流程:選料→去皮→腌制→漂洗→捶裂→煮制→浸漬→再煮制→再浸漬→曬制→裹糖衣→曬干→包裝→成品制作方法:1.選料:選用新鮮、圓潤、形態(tài)完整的...
原料配方:橄欖咸坯50千克紅糖20千克甘草250克茴香250克薄桂500克糖精150克五香粉1.5千克食用色素適量工藝流程:選料→漂洗→曬干→配料液→浸液→曬制→拌粉→包裝→成品制作方法:1.選料:將橄欖坯經挑選后,入清水浸泡約12小時左右,脫...
早于民國時期,由蔡五五在南臺龍嶺須開炒粉小食店,它以興化粉為主,嫩豆芽菜為輔,燜炒后油潤松軟,再配上特別加工的甜、辣、香三味調和蒜頭醬,另加一碗五味高湯,是價廉物美的食品。
原料:鯧魚750克,干淀粉15克,白糖20克,胡椒粉0.5克,醬油15克,豬骨湯100克,花生油500克,蒜瓣10克,紹酒20克,咖喱粉0.5克,香醋20克,味精5克,芝麻油1克做工:1.將鯧魚剖腹去內臟洗凈,魚身兩側分剞十字花刀,中間橫拉一刀。
菜頭餅為福州傳統(tǒng)佳點,選用該地方出產的白蘿卜作餡料,清甜爽口,別有風味,是喜慶宴席常用的糕點。原料配方:皮料:精面粉25千克豬油3.75千克酥料:精面粉17.5千克豬油8.75千克餡料:熟精粉1.9千克糕粉1.9千克白砂糖9.5千克豬油2千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