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包子
渭南時辰包子創(chuàng)始于清乾隆年間,但那時不叫時辰包子,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渭南城南村出了一位做包子的名手叫張坤,他家的包子特別味長,每天爭口嘗名品的食客絡(luò)繹不絕,排成長龍,一過上午10時,就買不到包子了。因此人們就給這種包子加上“時辰”兩字,爾后約定俗成,流傳至今。所需原料主要是;上白面粉,新鮮豬板油,赤水大蔥及秘制調(diào)料面等,經(jīng)制油餡、和面、拌餡、包制、籠蒸五道工序制成。其特點為面細皮白“僧帽”狀,油滲包底呈金黃,馥郁鮮爽,油而不膩,香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