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的藥用價值
地耳 名見《本草拾遺》,俗名地踏菰。李時珍說:地耳亦石耳之屬,生于地者,狀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后即采之。江南農(nóng)村常采作野菜炒食。
≮美食性味≯
甘、寒,無毒。
≮美食成分≯
含蛋白質(zhì)、糖類、維生素類。
≮美食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明目。
丹毒,皮疹赤熱:
鮮地耳研汁涂患部,干則再涂 (潰爛瘡口勿用)。
夜盲:
本品陰干,每日3~6克,水煎服。
地耳的藥用價值
地耳 名見《本草拾遺》,俗名地踏菰。李時珍說:地耳亦石耳之屬,生于地者,狀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后即采之。江南農(nóng)村常采作野菜炒食。
甘、寒,無毒。
含蛋白質(zhì)、糖類、維生素類。
清熱解毒,涼血明目。
鮮地耳研汁涂患部,干則再涂 (潰爛瘡口勿用)。
本品陰干,每日3~6克,水煎服。
河蟹 一名石蟹,或稱小石蟹。蟹的種類很多,有大石蟹、毛腳蟹、湖蟹、江蟹、海蟹等,大蟹主要供食用,藥用以河蟹(小石蟹)為多。≮美食性味≯ 咸、寒!诿朗吵煞帧 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以及無機(jī)鹽,菸酸,維生素A、B1、B2。
蘑菇蕈 通稱蘑菇,又名肉蕈,為擔(dān)子蕈類。寄生于枯樹上或朽根土中,種類很多,其蕈體與柄白色柔軟皆可供食用,為鮮美蔬品。李時珍說:“蕈品不一,宋人陳玉仁《蕈譜》言之甚詳”。凡供食用之蕈功能大致相似。
茵陳蒿 屬菊科植物。嫩苗可作菜蔬,洪舜俞《老圃賦》云:"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陳之絲。"李時珍云:"今淮揚人二月二日猶采野茵陳苗和粉作茵陳餅食之"中國民間現(xiàn)尚有以米粉作茵陳糕、團(tuán)的習(xí)慣。茵陳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藥用是茵陳蒿。
石耳 一名石壁花。為地衣門石耳科植物。生于巖石上,體扁平,呈不規(guī)則圓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絨毛。吳瑞云:"石耳生天臺、四明、河南宣州、螢山、巴西邊繳諸山石崖上"。
藜 俗名灰條菜,屬藜科植物。初生嫩葉紫紅色,后變綠色。嫩時可食。莖、葉、種子均入藥!诿朗承晕丁 葉:甘、平,微毒!诿朗吵煞帧 全草含揮發(fā)油,根含香藜素、甜菜堿、氨基酸、淄醇、油脂!诿朗彻τ谩 祛風(fēng)解毒。
地膚 又名地麥、落帚、掃帚苗,屬葵科植物。李時珍說:"地膚嫩苗,可作菜茹,田野甚多,枝葉繁多,其子微細(xì),如初氓的蠶砂,作藥用,名益明,功能明目,子落則老,莖可作掃帚,故名落帚"!诿朗承晕丁 苦、寒,無毒。
茼蒿萊 一名蓬蒿菜,屬菊科植物。李時珍云:"九月份下種,冬季及明年春季采食"莖葉肥嫩,微有篙氣,故名商篙;ㄉ铧S色,狀如小菊花。"按:此菜自古巴作藥用。唐孫思遞收載于《干金方》!诿朗承晕丁 甘、辛、平,無毒。
馬蘭頭 又名路邊菊或田邊菊,南方民間叫雞兒腸,四川l叫泥鰍串等。系菊科植物,莖直立,有時略帶紅色,葉脈通常離基3出,表面粗糙,兩面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稱馬蘭頭!诿朗承晕丁 甘、平、微寒,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