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逼人,我?guī)е环N癡迷踏上了湘西王村這座千年古鎮(zhèn)。王村原來是秦漢時土王的都城,稱酉陽,位于酉水北面,是酉水的主要碼頭,通川黔,達鄂瀘,舟楫之便,可謂得天獨厚。
王村是令人向往的,緣于它有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從河碼頭依山勢蜿蜒而上,長達5里,奇特別致。如果說德夯的石板路如一位羞澀的農家少女,帶著純樸與輕巧,鳳凰的石板街如大家閨秀,全身散發(fā)著高雅與韻味的話,那么王村的這條石板街就如一位蒼老的婦人,安詳而又顯得有些寂寞。
德夯的石板橋大多很薄,厚不過一尺,寬不過一米,依山而伴,順埂而砌,穿巷繞街。鳳凰的石板橋大氣厚實,長短不一,光滑潔凈,走在上面四平八穩(wěn)。而王村這條石板橋以青石為主,瘦長穩(wěn)重,有梯有坡,彎彎曲曲,斑痕累累,如同一位古稀的老人在訴說它的歷史。
從酉水碼頭下船,三三兩兩的洗衣婦搗衣聲聲聲入耳,更顯得這座小鎮(zhèn)的空曠和清寂。沿石板街拾階而上,土家式的吊腳樓一家緊挨一家,在古樓閣間可以想象當年這條街的曾經(jīng)輝煌。據(jù)導游介紹,清嘉慶、道光年間,王村有“小南京”之稱。當時,共店鋪300余家,客棧100余戶,每日往來的客商達20xx余人。
如今,人們千方百計想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建筑特色,但依然不可抗拒的摻進了許些鋼筋水泥的現(xiàn)代樓房。慶幸的是,不論時間如何流逝,商業(yè)氣息如何濃厚,青石依然是這條街的主調。這里的店鋪大多很古老,如一位老婦人滿是皺紋的臉面,有的很新鮮,如少婦紅潤而飽滿的肌膚,散發(fā)著一股清香。店鋪里面的商品琳瑯滿目,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手工藝品,各類土家織錦,民族盛裝以及土特產(chǎn),也有經(jīng)營著滿是灰塵,歷史悠久的古董。
就在我觀望之際,王村這條街突然變得熱鬧起來,行人如織,這中間有銀飾環(huán)佩叮當作響的苗家女子成群結隊,迤邐而來。也有背著小竹簍纏著頭帕的苗族婦女匆匆而過。還有被這座獨特小鎮(zhèn)所吸引的外地寫生學生。我最羨慕的是那些賣苗藥的老人,他們或無精打采地曬著太陽,或抽著水煙筒在交頭接耳地聊著天,這份輕松與愜意足以讓城里人羨慕。石板街店鋪的老板們沒有生意人的那份精明與狡詐,他們大都很純樸,一臉的笑意讓這條石板街散發(fā)著撲撲生活氣息。
這條街隨著土司制度的瓦解,湘西的重心轉移到了沅陵和鳳凰,這里的曾經(jīng)被人們漸漸遺忘。1986年,謝晉導演帶著對一段歷史的迷惑和傷感,闖進這個世外桃源,拍出中國電影歷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芙蓉鎮(zhèn)》。影片成就了姜文與劉曉慶,也成就了王村的再次喧嘩與繁榮。因此,王村也改成了芙蓉鎮(zhèn)。在這條街上,米豆腐依然在那里開張,墻壁上掛著劉曉慶樸實的劇照。叫上一碗米豆腐,坐在青石板鋪砌的階梯上,吃上一口,耳邊似乎響起了女主人公叫賣豆腐的聲音……
走出王村的石板街,我?guī)н@一種依戀回頭望了望。懷舊是一種剛剛興起的流行病,我們總是懷念過去、懷念阡陌縱橫、懷念雞犬聞于道、我們也懷念石板街與吊腳樓。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