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河,位于延慶縣北部,上游是玉渡山風(fēng)景區(qū),下游是龍慶峽風(fēng)景區(qū),我們稱為北山后河。雖然還未進(jìn)行旅游開發(fā),但依然名聲在外,來此旅游爬山的人,絡(luò)繹不絕。
想去后河,必得翻過北山。翻山的路,據(jù)說有三條,小魯莊(龍聚山莊)、晏家堡、上坂泉。算上上周日去的這次,我們已經(jīng)去過三次了。前兩次,都是十一(記得好象寫過的),觀的是蘇家河錦繡的秋韻,而這次是五月,看到的是蘇家河水靈靈的春色。前兩次走的是小魯莊路,這次我們選了晏家堡,其實是相鄰很近的兩條溝,最后可以匯合成一條路線。因為沒走過,遇到小叉路的時候,選擇有些失誤,小路又窄又陡,害得閨女手腳并用,還把胳膊劃了幾道。天氣格外的好,天氣預(yù)報最高氣溫31度。8點的陽光,曬在皮膚上,已經(jīng)有點烤的感覺了。北山,靜靜地矗立在陽光之下,莊嚴(yán)而又慈祥,而置身山下的我們,渺小而又執(zhí)著。它用慈愛的目光,靜靜地看著我們。
有人愛山,是愛登頂后征服的愉悅;有人愛山,是愛登高望遠(yuǎn)的博大精深;還有人愛山,是愛山間寧靜致遠(yuǎn)的安逸。我便是后者,喜歡爬山,更喜歡享受山間的愜意。但不論是哪一種愛山的人,都要經(jīng)過艱苦的跋涉,才會達(dá)到最終的目的。這個過程,便是一種磨練。
可能最近很少運動,每走幾步,心跳就加速,只好走走停停。而孩子們,卻興致越來越高,一直走在我的前面,直至把我落下老遠(yuǎn),在山脊處,雀躍著等我。
風(fēng)景無限好,深藏在后山。剛才經(jīng)過的陽坡,植被很小,經(jīng)過爆破造林栽植的苗木,還不是很高,所以顯得有些光禿。而后山就不一樣了,植被覆蓋很好,成片的華北落葉松,翠色欲滴。一叢叢繡線菊,開得正盛的,白色的小花點綴在綠色從中,素雅而不失妖嬈。山形、山勢也突然有了變化,堅硬的線條變得挺拔而秀美。
對山下河水的憧憬,誘惑著我們加快了腳步。臨近山腳,已經(jīng)可以聽到叮咚的流水聲了。五月,還是旱季,河水遠(yuǎn)沒有十月的時候充沛,大大小小的,圓圓的,白色的河石,灑落在河床上,有些孤單和落寞。水流很小,但很清,坐在河石上,脫掉鞋襪,把腳輕輕地放入水中,不說話,就這樣靜靜的坐著,看山,看樹,看天,看云,想東,想西,漫無邊際……
蘇家河,還有一戶人家,可以休息,吃飯,住宿。土坯房,石壩墻,自然,純樸。于是想像著,夜晚的蘇家河,墨山,炊煙,蒼穹,皓月,繁星……
※本文作者:輕如風(fēng)※